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冷冶夫做客传播学论坛 讲述纪录片的现状与未来(图文)

发布时间:2009/04/02  点击量:

   

 

12月8日下午,应媒体传播系系主任徐晓村老师的邀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著名编导、资深策划人冷冶夫先生做客传播学论坛,阐述了自己对于DV与纪录片以及纪录片的创作等问题的一些思考。

在讲座步入正题之前,冷先生首先纠正了人们对于DV的一种认识。冷先生认为,DV不是“低位”,也绝不能成为喉舌,DV 是先进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趋于普及的摄像工具,DV凭借着其灵巧方便的特点在纪录生活,捕捉历史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在9.11、汶川地震等事件的报道中,DV都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作品。

随后,冷先生结合数部获奖纪录片为媒体传播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展开了讲解。在这些纪录片中,《躁动》《油菜花开》等作品是冷先生作为编导带着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一起做的,得到了业内人士很好的评价。冷先生讲道:纪录片是等来的、发现来的;是作者对被摄人生的感悟;是最主观的客观纪录;是原生态的纪录,创意性的编解;是用画面——这一世界性的语言讲述老百姓的故事。随着纪录片的发展,纪录片已有原先的单纯纪录人的生存状态,发展到不再是单纯的纪录,在纪录中更包含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

在谈到纪录片的市场问题时,冷先生说:“相对于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的市场份额确实有限,但人们不能赋予纪录片太多的功利色彩。与此同时,如果真正把纪录片拍好了,比如像《帝企鹅日记》这样的作品,其经济价值远远超出了许多商业大片。

对于纪录片的创作与评价标准,冷先生结合自己多年作为纪录片编导以及国际纪录片大赛的评委的经验谈到:纪录片的主题不是单一的,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纪录片是用画面说话,用画面来设置悬念,通过细节来给人巨大的震撼力。按照国际标准,纪录片的解说词是越少越好、精益求精的。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上,农大有五部作品获奖,作为此次大赛的评委和主持人,冷先生对于农大的成绩感到惊讶。在讲座的最后的,冷先生希望农大的同学能够尽早的拿起摄像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在下一届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听过冷先生的讲座之后,媒体传播系的学生们感到这次讲座使自己受益匪浅,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同学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这样高水平的讲座,希望冷先生能够常来农大,能够经常来到对学生的学习与创作予以指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