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第24讲:复兴与发展的两大思想动力——谈
发布时间:2012/12/17 点击量:
“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第24讲
复兴与发展的两大思想动力——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
韩毓海教授首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观点,认为领导干部大多欠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历史这两部分的知识,因此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补充非常有必要。谈到马克思主义方法,韩教授认为现实中存在很多对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理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简单的看法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的一个很重要的误解,事实上,马克思分析问题的出发点并不是经济基础,而是社会,社会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在此之下有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这就涉及经济了,当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则是政治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堪称社会科学的框架。马克思用此方法分析了现代社会,他认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构成特点是:它是一个中间人社会。后来的韦伯、涂尔干等则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商品经济极端扩张的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依靠交换价值作为中介。韩教授认为今天理解马克思需要避免两个问题,其一是通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说法将马克思变成一个庸俗的经济学家,其二则是简单地理解国家与社会,其中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国家与社会是对立的。关于后者,韩教授指出,典型的常识性错误就是混淆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人民国家与中国的传统王朝,而三者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所谓“政府”与“社会”的对立则是抽象、含混的。市民社会和代议制政府都不是天然的,当中间人群体成为一个不代表生产和交换的市民社会领域,而只代表它自己的特殊利益集团的时候,代议制、代言制和代表制就成了生产和交换的破坏性力量,这就需要发挥人民民主、真正地重建市民社会,以使社会支配国家。
韩毓海教授接着解读了马克思理论与方法中另外两个重要的元素。一是信用与虚拟资本,马克思认为在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之间,在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之间,在企业主与经销商之间架起桥梁的,并不是货币,而是信用,简单地说是票据,是虚拟资本。随着生产和交换的扩大,信用和债务也不断扩大,信用和票据的兑现也就变得愈发不可能,债务的偿付变得渺茫,对信用和票据的抛售就开始了,而信用崩溃直接导致的是生产和交换的停止,经济危机也就不可避免。第二则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马克思认为殖民制度、国债、税收的重压以及关税和商战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得以成立的真正基础,韩教授据此比较了当今美、日、中的负债率,指出中国的部分发展问题并不像国内部分人想象的那样严重,且西方的发展也不如想象的那样完美,因而对中国的发展应充满信心。
演讲的第二个主体部分则是对汉起中国历史的回顾和审思。韩教授首先将汉帝国到唐宋时期的中国与西欧的历史进行了比较。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同兴盛、共衰亡,但两个帝国衰亡后,不同民族的发展则呈现截然相反的局面,西方从此一落千丈直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才有起色,而东方的中国自汉衰之后历经变革,包括均田与府兵、科举与贵族的消灭、宗教文化的兴起、世界联系的开拓以及贸易的扩张等,到唐宋时期形成了欧亚大陆中心观。随后,在“漫长的16世纪”,现代世界经济和世界体系逐渐形成,商品生产和交换、货币流通构成了世界体系的基础,整个世界经历了大转折和大分流,韩教授在此提及诸多阐述和解释这一段历史时期的中外著作以为佐证。在全新的世界体系下,出现了“海洋文明”与“欧亚大陆”文明的碰撞,自此,中国既要顾及海域,又要顾及北方边疆。从1372年琉球来贡到1609年琉球贸易终结,中国在这一阶段驱动了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而从1567年开放银禁到1840年鸦片战争、白银大规模外流这一阶段,中国逐渐从世界体系中被驱逐出来。
明朝信用货币的废除,钞法和钱法的败坏使得当时的经济只能被动依赖白银,而中国并不生产白银,只能大量进口,这使得中国从根本上丧失了货币主权,也是让明朝经济危机雪上加霜的重要原因。清朝时,东印度公司和汇丰银行的汇票吸收了大量的白银,这是白银外流的主要原因,鸦片贸易随之昌盛,相反,生丝贸易则走向衰败。国际白银市场很直接地影响中国的通货波动,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使得中国白银通货的困境更为明显,直到1935年中国民国的法币改革禁止白银流通,发行钞票,将汇率与英镑挂钩,中国才摆脱银本位的境地,与英美关系也成为当时立国的基础。此后的中国革命,通过土地革命给人民以信用,同时人民币的使用,不与金银、外汇挂钩,这是中国第一个成功的信用货币制度,这种独立的货币制度不仅让中国经济摆脱了西方的控制,也不至于依附东方苏联阵营。
作为演讲的延伸,韩教授对十八大报告的部分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演讲结束后,韩教授就师生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从土地、农村到交通、现代社会“中间人”,再到治理腐败与马克思主义发展,互动话题非常广泛,讨论非常热烈。(张瑾整理,刘娟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