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云教授参加“中非减贫与发展会议”(图文)
应坦桑尼亚总统府计划委员会邀请,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李小云教授参加了7月28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举行的第三届“中非减贫与发展会议”,并就非洲能从中国农业发展经验中学习什么”做了主题发言。
李小云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积累了很多经验,在非洲当今的发展框架下能否借鉴这些经验,还需要更多及时深入的研究。中国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农业发展很大程度受益于绿色革命,而绿色革命得以实践是基于劳动密集型的耕作传统、利于小农的农业生产结构等条件;在中国还有着长期一贯的农业发展战略及其政策支持,将政策及市场的作用融合到一起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发展。非洲当前的物质资本仍然有限,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并不是有益于小农与减贫的选择;但是,也不能确定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就具有适应性,在非洲较高的生产成本约束、有待完善的研发体系限制、以及本土的生计文化背景下,值得对集约生产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李小云教授的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思考,来自塞拉利昂、坦桑尼亚、赞比亚的政府部门、以及非盟、UNDP、OECD等国际机构的参会人员纷纷就中国和非洲农业发展经验进行了交流,并对中国与非洲的农业合作、多边机构在该合作中的作用等发表了看法。
本届“中非减贫与发展会议”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坦桑尼亚总统府计划委员共同主办,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以及中非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坦桑尼亚公司承办,旨在分享中非农业发展经验,并探讨如何通过农业现代化以及发展合作促进减贫。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中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范小建均出席了此次会议并致开幕词。
来自非洲多国、国际组织与学术机构12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我校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王伊欢,齐顾波,周圣坤,以及博士研究生Makundi Julius 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非减贫与发展会议”是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起的旨在促进中非减贫与发展交流合作的重要会议。第一届“中非减贫与发展会议””于2010年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第二届会议在中国深圳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