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第30讲:东南亚华人庙宇网络与“信任”的生产

发布时间:2013/06/13  点击量:

 

“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第三十讲:东南亚华人庙宇网络与“信任”的生产

   

201359日上午,“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第三十讲在人文与发展学院CIAD报告厅进行。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汉学家丁荷生教授(Kenneth Dean)用流利的中文与现场师生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在中国福建莆田平原以及东南亚所做的田野工作,并具体介绍了东南亚的庙宇网络当中的“信任”生产以及仪式革命等研究成果。

丁荷生教授首先谈到了自己长时间收集宗教历史方面的碑铭资料、了解地方性庙宇网络并进行相关研究分析的目标,即“以宽容的地方性与跨国性的宗教史与文化史的研究视角,希望展现地理环境因素对区域史与跨国网络的影响,通过林县莆田平原与东南亚地区的宗教庙宇、士大夫与地方诸神庙宇,分析文化因素的空间分布,从下而上解读中国的文化区域史,为从上而下建立帝国的叙说方式,提供另类的研究角度。为研究多元化的地方仪式传统,提供新型的研究方式,包括新型的仪式理论,图纸方式,纪录方式等”。

进而,丁教授以自己过去在中国福建莆田平原七百多个村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田野工作为基础,具体地从地方史文化史的角度阐释了莆田平原的文化因素。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丁荷生教授以庙宇的地点作为主要文化因素,将17世纪到20世纪的莆田庙宇制成一幅详细的庙宇分布图,从历史纬度对莆田平原的庙宇及当地的士大夫以及水利系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丁教授指出莆田平原的庙宇在地理分布上更多的同当地的水利系统管理相关,形成了以庙宇为中心来管理水利系统的网络,并通过同施坚雅所谓的中国文化地图比较,认为通过庙宇为基础构成的中国文化区域地图能够补充学界研究的一些不足,并达到同施坚雅的文化地图对话的目的。

丁荷生教授多年的研究表明,莆田平原的庙宇通过福建人的“南洋”活动广泛的分布在新加坡,马拉西亚等处,形成了一个跨国性的庙宇网络。他认为,历史上中国在清朝海禁之前,莆田的宗教融合十分的活跃。以泉州港等港口为中心,伊斯兰教,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都很活跃。但在海禁之后,海禁线以外的中国村庄人口部分向东南亚转移,部分流向内陆。转移至东南亚的人口同时将本地的神庙文化以及庙宇带往了东南亚。其后,东南亚的庙宇仪式的发展与变形,又随着分庙的兴起与繁荣以及大陆本土的祖庙的衰落,形成了分庙仪式回流祖庙的新型仪式。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东南亚华人回到莆田对祖庙的重建,在东南亚形成的分庙所发展的一些仪式一并回传到了莆田,重新丰富了莆田的文化。丁教授将之称为“仪式革命”,仪式革命的例子还包括一些地区的女性主导的庙宇仪式(如姑婆庙)以及神童培养中的毕业制度等等。

“在东南亚,那里的人们碰到了一些情况,改变了社会组织,而后将东南亚本土的经验带回家乡,所以他们的对中国的概念,不是北京,上海,而是侨乡,这是一个特别的网络形式。”丁教授以此为例,在讲座的最后着重讲解了以莆田为中心向东南亚扩散的庙宇所形成的网络以及对于“信任”产生的作用。他认为华人庙宇经常是一个会馆,是做生意的地方,但会馆也是包容的,包括这些庙宇。所拜的经常是地方神谱上的主要地方神,神明具有长期的财产如祖屋、店铺,有份钱,有股份,也有流动的信用社会。通过神明所关注的神明会,华侨形成了可以互相借款的一种商业网络,信任网络。只有通过神明仪式的形式,华侨商人在一起拜神,一起起誓的仪式中,才能获得信任,进而在其中获得商业资本。

最后,丁教授指出,神明仪式产生了国家体制外的贸易信用。同时庙宇网络自80年代开始重新回传到侨乡祖庙,如此侨乡的庙宇空间扩大成为了一个跨国空间,这个跨国庙宇网络当中通过交流,成功性的商业试验,文化试验,仪式试验,成为了一个比自上而下的国家文化霸权更丰富的弹性空间,丰富了闽南以及广东文化,成为了混杂的多元性文化。

丁荷生现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系詹姆斯•C.麦吉尔教授,中国文化研究主席。他长期在中国福建省、台湾省以及东南亚地区从事田野研究工作,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民间文化与中国文学等。其早在1993年出版的专著《闽台道教与民间诸神崇拜》受到了西方汉学界的高度重视,《哈佛亚洲研究杂志》发表书评称:“读这本书如同在参观牛津的博物馆”。他与厦门大学合作伙伴郑振满教授及其团队花费20余年时间对福建莆田地区数千块散落民间的碑刻加以收集整理,编纂的《福建民间碑铭汇编》于1995开始出版,现已刊行24册;合著的《莆田平原的仪式联盟》(两卷,2010)被认为是“近十年来在中国民间社会研究领域最吸引人和最有意义的成果”。他最近还制作了一部80分钟的纪录片《枯燥的天堂》,展示了福建莆田过年期间的民间仪式。(雷文艳 整理,刘娟 编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