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本科生首次赴非洲实习-人发国际发展学生走进坦桑尼亚
发布时间:2013/08/26 点击量:
7月13日到8月4日,人文与发展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国际发展方向)2010级的9名本科生在武晋、周圣坤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到东非坦桑尼亚进行海外实习,这是我校本科生首次赴非洲进行课程实践,在20天的时间里同学们圆满完成了内容丰富的各项学习和实习调研活动。
成立国内首个国际发展专业
2010年,学校在人发学院在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下设立国际发展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角、掌握国际发展理念与方法的国际发展研究和实践人才。该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方式与科研课题等方面国际化特色显著,实践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2013年7月,在各方协调努力下,学校首次本科生非洲实习活动启动。今后,该实习活动将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
参加学术研讨会并拜访坦桑及中国驻坦政府部门
7月15日,实习团队参加了由中国外交部和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梦、非洲梦—携手实现中非共同梦想”国际研讨会。会后,中国驻坦大使馆李旭航参赞接待了团队成员,并对中国农业大学在国内率先成立国际发展专业大加称赞,认为这是我们学校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努力,非常具有远见和国际视野。
此外,实习团队在两位领队老师的带领下先后拜访了坦桑尼亚国家计委、农业部、苏科因农业大学(Sokoine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以及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和经济商务代表处,对坦桑尼亚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在坦经济合作、中国对坦援助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期调研以及学术讨论打好坚实的基础。
走进坦桑农村进行深入调查
7月17日至21日,实习团队分成4个小组,在两位老师的帮助下前往位于坦桑尼亚莫罗戈罗(Morogoro)省的Peapea村进行实地调研。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将调研主题设定为农作体系、农作物产量和收入、村民对新技术采用的态度和实践、劳动分工等。调研期间,团队成员每天驱车近4小时往返于驻地和调研村庄,每天晚上由老师主持开会总结当天的调研内容,及时调整第二天的计划,每天的工作常常要到凌晨才结束。
调研期间,实习团队的食宿交通得到了中国援坦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中非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坦桑尼亚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为团队在非洲农村的调研解决了后顾之忧。通过实地调查,同学们发现,当地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玉米等粮食作物单产不及中国十分之一,农民对于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作物品种非常渴望,但由于坦桑尼亚国力有限以及农业发展缓慢等原因,农业增产增收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三种肤色同聚一堂,共同探讨发展问题
村庄的实地调研结束后,实习团队赶到坦桑尼亚姆祖比大学(Muzumbe University)参加由该校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以及中国农业大学联合举办的“ACE Program”国际发展学术培训活动,与来自不同国度、不同大洲、不同肤色的同龄人用英语进行高强度的学术讨论和交流。期间,农大学生展示了在PEAPEA村的调研发现。课余时间,三方学生打成一片,一起吃饭,一起交流。中国学生认真踏实的态度、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流利的英语和机智的回答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荷兰、坦桑学生说:“曾经感觉中国学生都比较腼腆,但你们农大学生这样开朗健谈,你们改变我们对中国学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