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中国新闻奖获得者马学玲做客人发学院本科生教学成果展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14/12/13  点击量:

      

   

 

   

  12月11日,人文与发展学院本科生教育教学培养成效、成果展示系列活动之卓越本科校友报告会在三教404举行。中国新闻奖获得者、人发学院05级传播系学子马学玲受邀做客,讲述她的大学往事和工作历程。人发学院副院长张蓉主持报告会,学校教务处处长林万龙、媒体传播系系主任安文军、前系主任徐晓村、副系主任陈刚、人发学院分团委书记周晓璇与师生一同聆听了报告会。

  马学玲是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2005级学生,在09年毕业时进入中国新闻社工作,现任中国新闻网新闻中心外联采访部副主编一职,主要负责重大时政经济报道。5年来,相继获得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报道“组织奖”、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故事,马学玲坦言:“我经历了很多弯路,但人生需要一些‘弯路’”。

  马学玲来自西部农村,高中时文科成绩较理科成绩优异,却因为农村偏见——“文科找不到工作”而选择了学习理科。理科成绩并不理想导致马学玲首次高考失利,但复读一年后的她最终以高出重点线60分的成绩被农大媒体传播系录取。而马学玲的学校和专业却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很多人说农大的媒体传播系是学习‘传播花粉’的”,这让她产生了“转专业”的念头,“幸而张建平老师(专业老师)不厌其烦地开导了我两个小时,我才坚定了意志。”马学玲感激地说。

  就在马学玲的学业渐渐步入正轨的时候,她在挚友社的工作又遭遇了挫折,“那时候什么都不会,特别绝望,连例会都不敢去开。”马学玲没有就此放弃,在自身的不断努力下,成功写出了自己第一篇新闻稿,并在之后担任了挚友社第25届总编辑。她还作为创始人之一,发起成立首都高校学生媒体联盟,任联盟首届常务理事。2008年4月,她组织策划了“2008全国高校学生媒体论坛”,团中央、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相关领导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全国85所高校99家学生媒体参会。

  而毕业后的马学玲同样也经历着一些“弯路”,最终她回归正途,选择了中国新闻网。

  回首曾经走过的“弯路”,马学玲说自己曾一度绝望,但她强调:“如果绝望,请一定坚持。”马学玲总结道:“别人眼中的‘弯路’,不一定是真正的弯路,有些‘弯路’,其实是矫正人生的航线。最重要的是在‘弯路’上把握未来。”马学玲分享经验:要及时调整心态,找准定位,与自己赛跑;做好吃苦的准备,因为每一份成功,都来自殚精竭虑的付出;还要找准时间,把握机会。

  说到农大,马学玲坦言她在农大学习、生活是她事业成功的基础。农大不仅让她获得了专业知识,也感受到了老师的温暖,汲取了向上向善的力量。 “农大教会了我要踏实,要吃苦,教会了我为人处事的方法,也让我知道了‘东西坏了不是扔,而是修好。’理想不能和现实做交易,我们力所能及的,就是好好做人。”

  学校教务处处长林万龙听完马学玲的报告,结合自己的经历向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现在看起来的弯路,日后看起来是一种历练,绝望时就要坚持,要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看待人生中的挫折。”同时他也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活动非常好,希望人发学院能够从学术的角度培养出更多的‘马学玲’!”

  据人发学院副院长张蓉介绍,举办“本科生教育教学培养成效、成果展示系列活动”一方面是进行教学成果的展示,为之后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优秀毕业生回到学校分享其经验故事,从而鼓励在校本科生明确自己的目标,更加努力学习,促进学院形成更好的成才氛围。媒体传播系系主任安文军在会上表示:马学玲作为卓越本科校友受邀成为人文与发展学院本科生教育教学培养成效、成果展示系列活动的第一讲嘉宾,是媒体传播系的骄傲,也是对媒体传播系建系13年来人才培养的工作的最大肯定。媒体传播系毕业的十届400余名学生中,涌现了不少像马学玲一样优秀的学生,以后会以适当的方式请他们回来交流,进一步推动媒体传播系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

  报告会结束后,马学玲与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进一步交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