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走近普通农村,寻找中国之根:人文与发展学院“新生农村体验周”

发布时间:2015/11/03  点击量:

  
  

 

  10月30日下午,伴随着明媚的秋光,人文与发展学院2015级社会学、媒体传播、法学三个专业的80余名新生开始了院新生农村体验周活动的第一拨。在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何慧丽副教授的带领下,他们乘坐两辆客车奔赴此次活动的目的地——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西湾子村。人发学院教务科张晓英老师、传播151班班主任旷宗仁、法学152班班主任朱智毅、传播141班田梦记者随行。

  此次农村体验活动周活动历时三天,包括晨读晨练、主题调研、访师学艺、登高望远、情景剧展示等多个环节。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新生通过对中国广袤大地上一个普通农村的一次接触机会,感受到乡村田园自然风光、社区管理、经济发展、文化习俗等整体印象。而学生们在此期间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触,或将成为四年大学生活学习和实践的动力源泉。

  10月30日晚上,同学们被分成了9组,进行了轻松愉快的相互认识活动,并与驻地——燕山学堂的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各自领了本组的调研体验任务。

  10月31日和11月1日清晨,农村体验活动从同学们绕着山村的晨跑和朗朗的晨读声中开始了。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优美舒缓的诗歌传递出饱满的人文情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豪迈的词句激发出了学子自强不息的人生理想和社会担当。
  10月31日全天,同学们按照调研体验的相关主题分别进行活动。“村政管理及村庄治理”小组主要关注的是西湾子村委会组织对村庄的价值,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管理作用;“食品安全”小组则通过参与式活动了解本地板栗、核桃生产、本地居民饮食结构中的安全现状;“乡村教育”小组则主要调研燕山学堂的民间教育探索和本地小学教育现状;此外,还有“村庄文化”组、“资源环境”组、“乡村传播”组、“医疗卫生保健”组、“乡村社会”组等。各小组按照体验调研主题,山野间、村巷里、田埂上、道路旁,农家院子里,一一拜访村民、询问农户、有的还帮助乡亲们进行劳动,到处都是同学们的欢快身影。中午,老师们针对同学们在上午调研体验中遇到的问题,对各小组一一进行了具体指导,之后同学们便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里更有针对性地进一步调研体验,加深认识。
  11月1日上午的重点活动是同学们对当地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的体验环节——攀爬司马台野长城。明代遗留下来的古长城、烽火台、古城堡,在岁月的磨蚀下斑驳沧桑,使同学们感受到了戍边文化的震撼力。也许是把自己当成一队古时戍边的将士们,80多个同学在老师的引领下,没有一个掉队的。站在古长城的石道上,远处,密云水库在群山环抱之中泛着亮光;近处,秋风萧索,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一切都展现出了燕山山脉的壮美和绚丽。
  11月1日下午,是新农村体验分组的集体创意展示会,同学们集各小组成员的智慧,把几天来的种种农村体验感受以小品、戏剧、诗歌、歌曲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出来。同学们活学活用,反映了父老乡亲们的实诚和热情、农民看病不易、村庄里留守老人问题、新农村搬迁问题、农村经济产业发展问题……;同学们认识到了理想中农村与现实农村的差距,呼吁社会多关注农民的生活生产情况,为农村发展谋实事、做好事。
  11月1日下午4点,同学们告别了农村,重返校园。短短三天的旅途,带给他们的是心灵上的净化和理想上的升华。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可以扎根于此,汲取营养,不断向前。正如何慧丽副院长最后的总结所说:农村才是中国发展的根,只有追根溯源,社会的发展才能枝繁叶茂。所谓“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我们永远都要记得自己从哪里来的,我们的根扎在哪里。
  此次人文与发展学院“新生农村体验周”活动,是在学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由人发学院院党委书记景发、院长叶敬忠一致提议,由院务会决定的一次实践教学探索,其主题是:“走进普通村庄,寻找中国之根,倾听农民自己的故事。”下一拨活动将在本周进行。
  记者:伍越、田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