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第57讲:劳作之中——农民的世界史

发布时间:2015/05/10  点击量:

  2015312日下午,“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新学期首场演讲在人文与发展学院CIAD报告厅举行。比利时根特大学历史系经济史与世界史教授埃里克范豪特(Eric Vanhaute)为现场师生讲述农民的世界史。范豪特教授坦承这并非易事,因为演讲时间太短,而农民历史太长,因而其演讲着重围绕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是关于农民史的三个经典讨论:农民是否会消失?去小农化是否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农民是否从农业帝国的根基沦为了当今社会的负担?第二,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农民谋生和创造世界的方式。第三,围绕农民体制与农民转型,论述农民本身发生的变化。第四,农民被收编、被同化以及抗争的过程。第五,农业帝国与全球资本主义中的农民、土地和劳动体制。

  农民是否终将消失的讨论同起源于欧洲的现代化、全球化浪潮相关联。欧洲的现代化进程似乎最终消灭了小农。问题在于,世界其他国家是否可以因循同样的路径,走向一个没有小农的世界?范豪特教授指出,世界范围内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占比确实在萎缩,但就总数量而言,当今农村人口(34亿)和务农者(25亿)是史上最多的,其中小农提供了世界上70%的粮食生产。他认为小农不可能消失,因为数量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将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而世界也将面临粮食生产从何而来的问题。目前世界上最富有的西欧北欧国家消灭了小农,但这一现象包含了两个重要维度。其一,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前期是经济长期增长以及社会福利体系的建立。欧洲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们当时在全世界殖民。欧洲的进步实际上筑基于全球廉价的劳动力、能源、原材料和粮食供应。其二,19世纪的欧洲可以不考虑社会和生态成本,而21世纪的全球则必须将这些考虑在内。今天农民是否成为了世界的负担?要想进步和现代化是否就必须消灭小农?解答当然各有不同。

  应该如何理解这些对待小农的不同立场呢?范豪特教授认为,我们应当将农民看作一个策略和过程。务农可以说是一种对抗贫困、对抗边缘化、对抗进城压力的策略。全球农民运动绝大多数也都是关于重获土地、重获农民身份、重获小农的生产方式的抗争。农民不是世界的负担,而是问题的解决方案。他们是农业剩余的生产者、生存策略的组织者、粮食体制以及社会变迁的行动者。

  究其定义,农民是劳作于土地之上的人,但并非所有劳作于土地之上的人都是农民。农民有三个特征: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拥有土地(通常是集体产权)、能够占有自己的劳动所得。他们以血缘,地缘和身份认同等为基础而组织在一起,以满足他们大部分的生存需求(生产,交换,信贷和保护)。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的生产剩余被其他社会群体以地租、税收、市场交换、国家权力等形式掠走。从强调农民的变迁和转型而言,农民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农民的生产和再生产围绕着农场、家庭和村落、社会群体三条线进行。农民更是一个社会前沿领域。农民在绝大多数社会具有特殊的地位。尽管人数众多,但是他们处在积累和决策的中心之外,处在社会的边缘和前沿。而前沿往往能创造新的行动和互动的空间,是农业帝国和资本主义帝国扩张的发力点。在此,我们需要避免“农民本质论”(强调农民的纯粹性)和“农民目的论”(强调农民终将分化为农场主和雇佣工人),需要认识到再小农化的历史过程。

  农民还是更大的社会层面的一部分,受制于地主,帝国,文明或世界市场。例如,欧洲可能在本土实现了去小农化,而在其殖民地推行(再)小农化。范豪特教授认为,我们可以用农民体制的概念,去理解农民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如何实现(内部的)组织以及(外部的)嵌入。每个体制都代表一定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力量的制度化,这决定了农民内部和外部关系的结构。它将生产、再生产、交换和汲取的形式组织起来,以霸权的形式决定了这些关系如何有序排列,如何被代表或合法化。

  在此过程中,农民被收编,被同化,但也有自己的反抗。农民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供养着庞大的农业和资本主义帝国。农业帝国对农民的收编和同化是间接的,他们不管农民如何生产,只关心能够从农民那里得到多少剩余。而资本主义帝国对农民的收编和同化是直接的,它完全改变了农村以及农民劳作于土地之上的方式,改变了农民如何组织投入劳动力的方式,改变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业帝国治下,农民还有处可逃;而资本主义帝国阴影的笼罩下,一切都被商品化了,农民无从逃离。研究小农的历史,最终还是要问询,谁拥有土地?谁能占有我的劳动?谁能占有我的劳动所得?

  讲座最后,范豪特教授就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活动最终是带来了小农化还是再小农化、小农的定义、小农总数量的重要意义、农民的自决权与选择权、农民劳动力商品化的谱系等问题与听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这是整个系列讲座第57讲。 范豪特教授1989年获比利时根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根特大学历史系经济史与世界史教授,“社区、比较与联接”多学科世界史研究组组长以及根特全球研究中心理事会成员,同时也是美国哈佛大学魏德海全球史项目、宾汉顿大学费尔南德・布罗代尔中心和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客座研究员。曾担任荷兰人文社会科学前沿研究所驻所研究员,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经济与社会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所的兼职教授。研究领域主要为农村史与农民史、世界史、全球史与世界体系分析、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家庭策略史、历史统计及历史信息系统。他在这些领域发表了大量著作和文章,其2011年出版的《世界史》中译本即将面世。目前的研究正围绕农村劳动力如何在迥异的空间、不同的时间谋生并组织其社群这一主题展开,其研究和理解融入了广阔时空维度的比较与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成果将作为世界史系列教材之《农民史》出版。因其卓越的研究贡献,2014年被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汪淳玉 整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