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臻,2013,《生存的基础:农业的社会学特性与政府责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朱启臻     发布时间:2016-05-14     点击数量:320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对农业认识的误区 

一 从一项调查说起 

二 误区一:农业规模经营可以使农民增收 

三 误区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使农民增收 

四 误区三:农业科技可以使农民增收 

五 误区四:农业产业化可以使农民增收 

 

第二章 农业特性的社会学分析 

一 自然科学的农业及其特性 

二 经济学的农业及其特性 

三 社会学的农业及其特性 

四 全面看待农业的价值 

 

第三章 农业与农民 

一 农民及其特点 

二 农业活动的生活价值 

三 农民的农业意愿 

四 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业的影响 

五 重新认识农民的地位 

六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与家庭农场培育 

 

第四章 农业文化 

一 农业文化的内容 

二 农业文化的价值 

三 农业文化的失落 

四 农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第五章 农民合作组织 

一 农民合作社的特点与功能 

二 合作社实现农民利益的条件 

三 解决农民合作问题的思路 

四 政府对合作社的责任 

 

第六章 农业补贴政策 

一 农业补贴的含义 

二 农业补贴的理论依据 

三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补贴政策 

四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效果 

五 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考 

 

第七章 农业保险 

一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论依据 

二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实践 

三 政策性农业保险“北京模式”的经验与问题 

四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条件及政府责任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