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社会实践】我院实践小队顺利完成在金盏乡的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7/08/24  点击量:

 

725日,我院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前往北京市金盏乡开展为期一周的以“多元主体对文化自组织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旨在通过个案探究流动人口社区中适宜的文化自组织形成模式,以及其在城中村外来人口的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启示作用。

金盏乡位于北京市城郊,因早年开设工厂,周边居民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随着北京城市的不断外扩,工厂早已拆除但此地仍以低廉的物价及房价吸引着大量的流动人口,形成城中村。类似的城中村在北京周边不计其数,但金盏村独有的机构“工友之家”却借助多方合力将一个不便管理、难以融合的社区组织起来,达到了丰富流动人口精神生活的效果,这也是本次调研的重要内容。

首先,负责工人博物馆的讲解工作的高校志愿者冯睿为小队成员简要介绍了场馆概况。博物馆由工友之家发起人与社会爱心人士共建,是社会其他阶层人群了解务工人群的重要窗口。作为国内唯一的工人博物馆,该馆展示了从改革开放前至今,进城务工人口的经历,涵盖工人维权等重大事件、生活场景实物展示、流动人口相关政策、打工妇女及儿童生存状况等多个方面。博物馆墙上陈列的字符“没有我们的历史,就没有我们的文化,没有我们的文化,就没有我们的未来”,表现出博物馆希望保留工友的历史与文化,不被边缘于主流社会之外的目的。

随后调研小组采访了负责人小付,她于工人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在金盏村的工友之家工作,前段时期名声大噪的“范雨素”所属的“文学小组”就是她日常管理活动之一。目前她正在将文学小组成员的优秀作品编辑成册,一方面用于印制内部交流读物,一方面用于出版。从小付的介绍中,小队成员得知,“文学小组”只是工友之家的一部分,工友之家的文艺活动还包括电影放映、k歌、图书借阅、节庆日的文艺汇演等,丰富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工友和村民在晚饭后聚集在工友之家的小坝子上,这里已是社区居民沟通的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里,村民、工友、志愿者三方形成了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合力,创造了一种社区融合的土壤与契机。

 

  

 

为更全面地了解工友之家的发展情况,小队联系并采访了工友之家创始人之一,许多。许多谈到,工友之家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自循环体系,它的起源是现在依旧进行演出的新工人艺术团,大地民谣的许多和孙恒是乐队主力,他们用歌声表达生活的困境,也因此获得“文艺维权”的称号。同心果园是主要的收入来源,用以维持工友之家的运营;同心互惠超市会回收二手用品并低价售卖,物品来源于工友捐赠以及和高校合作捐赠爱心衣物。不仅有十元钱一件的衣服,还具备各种小电器甚至是儿童识字贴纸,其中的差价也会用以补贴工友之家的部分开支。此外,他们为农民工子女开设了“同心实验学校”,还有对工友人才培养的“工人大学”,许多毕业的学生最终都服务于工友之家。

除了对工友之家的关键人物的访谈,小队还对金盏乡的工友情况进行了解,但工友们均表示不太了解工友之家,他们认为“自己平时的工作就已经非常辛苦了,如果再花时间精力去文学文艺创作上,会让生活的负担变得很沉重”。

通过多方了解,成员们感受到建设文化自组织不仅仅需要诗和远方的精神信念,还需要建设相应的能提供资金支持、自我造血的循环体系以及工友的支持;同时,比起形式更为重要的组织内核是“工友之家”塑造的价值观,赋予打工人员“新工人”的定义,认为他们是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乃至追求的目标都远高于父辈农民工的新型农民工,拥有自己的文化、歌谣、诗集,拥有采用主体视角展现打工文化的能力,这样不仅缓解了长期处于文化水平相对弱势的工人群体只能被动地被圈外的他者描摹的困境,同样也是通过文学文艺的方式为工友赋能,增强其主体性,为自己的发声!

此次实践经历让成员认识到问题的解决从来都不是弱势群体与强权机构据理力争一条路径,工友之家创建了一条新思路——“希望建立一种自循环体系来使工友社群联结交流,以形成一个有力量有理性的集体,来与外界温和地对话。”

 

【图文/赴金盏乡社会实践小队 责任编辑/王梓萱、延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