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告

农政群学工作坊2018年秋第4期(总第30期):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农民问题与农民研究:回顾与前瞻

发布时间:2018/12/10  点击量:

2018年(秋)(004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社会学系


 

农政群学工作坊

Agrarian Sociology Workshop [ASW]

2018年秋学期第4期(总第30期)

No. 4, Fall 2018 (Total No. 30)

 

时间:2018年12月12日(星期三)下午12:30-14:00     

地点:中国农业大学东区民主楼240

主持人:熊春文 教授

主讲人:潘  璐 副教授

讲题: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农民问题与农民研究:回顾与前瞻

摘要:

站在历史的浪尖回望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历程,如果要选取一个角度来审视这段社会变革,“农民”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主体和视角。在四十年的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中国农民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城乡户籍制度的松动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原本固守在土地上的农民大量转移到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农民由原来清一色从事农业劳动、收入水平相对平均的群体,逐渐分化成为经营多种职业、收入差距不断加剧的不同阶层。“农民”虽然依然具有强烈的制度性身份内涵,但是也正在成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身份。

农民问题曾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也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问题。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来,中国农民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分化,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有一个同质性的农民群体,农民遭遇发展的现实呈现也更加复杂多样。随着工业主体地位的确立,农业不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从学术发表的数量来看,农民作为学术研究议题的重要性似乎在逐渐弱化。这样的变化是否意味着,在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农民”将不再是一个研究议题?“农民问题”将不再重要?抑或农民问题已经转化为了其他问题?若农民已不再是重要的社会主体,那不以农民为根基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将如何可能?若农民问题已经转化为了其他问题,那这些衍生问题该如何呈现和解释,又具有怎样的政策意义?这些问题深切关乎中国社会未来转型发展的道路和动力机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则需要我们重新回到经验现实,从过去四十年的国家发展历程和农民的微观体验中梳理中国农民问题的动态变化,在承续积累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纵深对当下农民问题和农民研究的探索。

讲者简介:潘璐,副教授,博士。201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农村发展与管理),2012年至今任教于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研究方向:农村留守人口、农业社会学、农村教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