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回首农村变革历史,共续乡村振兴蓝图——社会学系举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8/12/29  点击量: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中国农村在过去四十年间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积累了诸多关于乡村发展的首创精神和宝贵经验,这些都将成为中国农民探索进步的历史轨迹和智慧瑰宝。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12月27日,社会学系、社会学系教工党支部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在中德楼08会议室举办了“中国三农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农村发展座谈会”,社会学系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四十余人参加了座谈活动。

座谈会分为“回望”与“展望”两部分。第一单元由熊春文老师主持。作为农民问题研究所的创建者、农民问题研究的老一辈学者,社会学系朱启臻教授结合自己的经历带大家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改革开放具有历史的必要性。1978年之前的中国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近6亿人口在温饱线上挣扎,“冰棍村”、“油饼大队”更是北京郊区一些农村的真实写照,农民的收入只够买根冰棍、买张油饼,普遍的贫困成为改革开放前的农村现实。在四十年的历程中,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农民,是农民的创新推动了分田到户,是农民搞活了市场经济、催生了乡镇企业,是农民的流动带来了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化建设的成就。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是由于赋予了农民更大的自由和能动性而实现的,农民是改革开放的真正推动力。朱启臻老师的发言引起了青年学生的热烈反响,尤其是年纪最小的2018级社会学专业本科生。青年学生成长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缺少对匮乏和贫困的切身体验,难以理解改革开放对今日普通人生活的意义。老一辈教师的发言和讨论让青年学生深刻体会到,如果不能全面地理解中国的发展、不从改革开放的历史中总结经验,未来的他们可能会面临同样的发展问题。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前进。在第二单元中,何慧丽老师指出,今天的中国“三农”问题不只是工业时代的“三农”问题,也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三农”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探索中国“三农”的现实问题和出路,是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的使命担当。孙庆忠老师表示,今天的中国已经告别了贫困、饥饿和苦难,我们生逢灿烂的日子,中国的乡村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面临与四十年前不同的问题。孙庆忠老师基于自己23年来扎根田野工作的经历,指出今天的乡村正处于集体文化失忆的边缘,这是今日乡村的最大问题。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松散的乡村重新凝聚。只有一个具有文化根基和精神之魂的乡村才能真正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的方针落实到实处。这个发展的时代渴望教师和知识分子走进乡村,走到田间地头,这也是大学教师在乡村振兴中的使命与责任。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吴惠芳老师从自身生活和家乡的变化中谈起了改革开放中的乡村。今天的乡村已经不再主要是农业生产的地域,而是农村人口的生活空间,乡村振兴的过程也就是乡村生活和文化空间重建的过程。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既要看到不同区域之间的多元性、异质性,也要从全球性的视野中去看待“三农”问题的新变化。

与会师生们围绕改革开放和乡村振兴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陈义媛老师、潘璐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中国农业转型和农村变迁趋势的一些思考和体会,指出当前资本大量进入农业生产性服务、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等领域,这对小农户产生了新的挑战,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如何实现需要进一步探讨。王昊老师认为,农村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内部的分化和异质性也在不断增强,这些新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马学军老师认为,我们需要在更长的历史视野中理解中国农村的变迁,将农村中精神文化的变化与政治经济分析相联系。参加座谈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还从农业老龄化、乡村社会共同体重建、青年学生的学术使命等方面畅谈了自己的感受。通过共同回首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变革历程,社会学系师生深刻认识到了当前发展变迁中社会学者的使命,坚定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道路的信心与动力,这种信心与动力也将促进社会学系师生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一如既往扎根乡土、开拓研究。

【图文供稿/社会学系教工党支部  责任编辑/卢梦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