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丽教授带队赴山西省灵丘县北泉村组织举办“晋冀豫乡村文化振兴交流会暨首届文化爱故乡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18-06-26     点击数量:562

6月16日-17日,我院何慧丽教授等人带队赴山西省灵丘县北泉村,组织举办“晋冀豫乡村文化振兴交流会暨首届文化爱故乡学术沙龙”。此次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山西省大同市文化局、灵丘县《山水北泉》剧作组主办,中国农业大学灵丘县教授工作站、灵丘县文化局、灵丘县红石塄乡政府承办。来自山西大同、灵丘,河南三门峡、灵宝、兰考,以及河北馆陶的市县官员、乡村基层干部、地方戏剧工作者、乡土文化代表、合作社代表,共计50余人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分为调研走访与学术研讨两部分。

16日上午,在地方官员陪同下,何慧丽教授等与会人员参观学习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会址、车河村庄民俗文化陈列室等,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乡村振兴经验有了初步的认识。下午,以生态合作社建设为议题,红石塄乡各村党支部书记以及驻村工作队队员为交流对象,听取了河南兰考农民合作社典型代表张砚斌、王纪伟、房大庆等理事长在组织农民从事资金互助、生态农业、综合社会服务、城乡融合、村庄社区建设等方面的经验。晚上,大家共同观赏了由原大同市电视台导演、《山水北泉》剧作组总负责人薛晋诞所导演的大型农民实景演出——《山水北泉》。此剧剧组演员由北泉村及其附近村民组成,近几年来每年5月到10月的每周六出演一次,体现了有着历史纵深感和乡土文化自信感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建设经验。

17日上午的研讨会由我校农学院教授、灵丘县教授工作站负责人胡跃高主持,大同市文化局副局长张俊杰、灵丘县宣传部部长白洁、副县长张秀丽等地方领导分别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和讲话,一致肯定了以《山水北泉》实景演出为典型的乡村文化实践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作用,以及以薛晋诞为代表的文化工作者在城乡文化融合方面的开拓价值。在会上,《山水北泉》总导演薛晋诞阐述了新时代文化振兴与农民参与表演之间的关系,提出要在乡土文化建设中挖掘乡村振兴灵魂的思路;河北馆陶教育小镇第一书记武龙分享了围绕教育主题打造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式;河南兰考的合作社理事长们则重点介绍了他们长达10余年的“合作发展、文化先行”的具体做法;河南灵宝弘农书院团队代表郭文华、河南爱故乡工作站代表潘晓龙等介绍了弘农书院以及河南文化爱故乡经验;三门峡蒲剧院院长郭宏介绍了地方戏曲蒲剧的生存发展状况。何慧丽教授、胡跃高教授、谭英副教授均对此做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当天下午,与会代表就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特征的现代蒲剧——《弘农儿女》剧本的时代背景、编剧思路、情节内容、人物表现、场幕结构等进行了深入研讨,为剧本改进和演出提高提供了宝贵建议。

何慧丽教授表示,晋冀豫三地的基层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文化实践者、农民合作社代表等在北泉村济济一堂,通过对文化振兴的学理基础和历史地域资源的深入探讨,探索文化爱故乡之路,从而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中达成文化先行、滋润历史之根、心怀民众之本的共识,这势必促进作为农民大省的晋冀豫乡村文化建设的联合发展。

古有赵武灵王之胡服骑射与开疆变革,今有晋冀豫乡村建设人士之北泉会师与乡恋乡建。乡村振兴、文化为魂,文化爱故乡、我们在路上。

【撰稿/杨光耀、汪力薇  摄影/程宏伟  责任编辑/王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