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院地共建 助力乡村振兴
——我院在四川省青神县举办“乡村振兴中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创新实践与多元路径”
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12/22  点击量:

为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促进农村社会服务领域不同行动主体的经验分享和实践交流,共同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机制,我院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四川省青神县乡村振兴研究院于12月18至19日在青神县举办了“乡村振兴中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创新实践与多元路径”研讨会。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四川、云南、青海、陕西、河南等地的专家学者、社会组织负责人以及青神县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有关负责人共计150余人参会。

 

12月18日,外地与会者前往青神县高台镇安家坝村、白果乡楼坊溪村、汉阳镇上游村、罗波乡宝镜村、罗波乡中心学校、南城中学、青竹街道红桥社区等9个参观点进行走访调研,实地了解青神县在社会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具体实践。在高台镇安家坝村,与会者实地考察了留守妇女互助发展、社区家长学校、社区妇女儿童老人活动空间和乡村姐妹工坊活动,看到了妇女进行手工竹编大赛的风采。在白果乡楼坊溪村,与会者看到了村民自发举办椪柑丰收节的热闹场面,了解了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带动脱贫增收的巨大成效。罗波乡宝镜村的妇女社区大学组织的烹饪课程吸引了村庄众多妇女参与,妇女微家和社区大学也成为提升妇女能力的重要方式。罗波学校的城乡艺术均衡化送教下乡活动让与会者看到了农村孩子在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上的自信;汉阳镇上游村的社区留守老人互助养老和社区日间托管中心为老人提供了日常照料服务和公共活动空间;青竹街道红桥社区由社会组织托管的儿童之家为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与留守儿童提供了丰富的活动,0-3岁普惠早教指导点在为儿童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促进了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多样化的农村社会服务实践和社区发展的内在活力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12月19日,与会者进行了交流研讨。研讨会包括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平行分论坛。主论坛由我院副教授潘璐主持,青神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戴宇,我院副院长吴惠芳教授,青神县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我院法律系教授任大鹏参加并致辞。与会者跟随视频短片回顾了我院和四川省青神县院地共建的十余载历程。在上午的主论坛研讨中,北京社会资源研究所所长、墨雨村学发起人吴晨,我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孙庆忠教授,陕西妇源汇性别发展培训中心陈建国主任,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李敏教授和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刘妮娜副教授五位嘉宾,分别对乡村教育、妇女发展、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等主题进行了发言。在下午进行的“儿童与教育”、“妇女与社区”和“养老与残障”三个分论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组织和实践行动者围绕困境儿童服务、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城乡教育融合、儿童早教实践、社区营造、城乡互助生态市集、居家养老、养老资源融合等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分论坛结束后,来自陕西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陕西妇源汇性别发展培训中心的高小贤老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

本次研讨会也是我院和青神县合作实施的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社会支持项目的年终研讨会。在我院的支持与合作下,青神县自2007年开始开展了一系列关爱留守人口的社区行动和教育实践,形成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青神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青神县已经发展形成了面向乡村人口整体、以城乡融合为特色的多元化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也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今后,我院与青神县委、县政府将持续加强校地合作,为促进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完善、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行动。

【图文供稿/潘璐  责任编辑/王树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