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乡村振兴系列研讨 】我院召开“小农户的市场对接:新机制、新实践、新理论”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04/03  点击量:

3月30-31日,“小农户的市场对接:新机制、新实践、新理论”研讨会在我院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我院和食通社联合主办,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协办。来自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学者,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代表,农业农村部和地方财政厅、农业农村局、妇联等部门的官员,中国扶贫基金会、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等公益机构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零售电商平台、消费者团体、农民合作社和普通小农户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共同对小农户对接市场中的实践模式、理论分析和发展困境进行探讨,并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我院院长叶敬忠教授为研讨会致开幕辞。他在向与会来宾表达谢意的同时,简要介绍了人文与发展学院和此次会议的政策背景、学术背景和社会背景。叶敬忠教授表示,“小农”、“小农户”、“小农农业”是学院长期坚守的研究主题,鲜明的小农立场和小农情怀,是学院的研究特色。叶敬忠教授说,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小农户的发展自“十九大”以来深受国家重视。尤其是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把对小农户发展的关注又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这些政策转向也激发了很多行动主体,如企业、农业合作社、社会公益组织和小农户等,积极探索和创新小农发展的实践行动模式。在此背景下,组织“小农户的市场对接”研讨会非常重要,也正当时。

 

此次研讨会一共包括1个主论坛和9个分论坛。在30日上午的主论坛中,共有6位嘉宾作主题发言。中山大学的吴重庆教授在题为《小农户是如何被“去能”的?》发言中指出,小农户作为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的、直接的生产者,本来最熟悉地方性的农产品生产经验、销售渠道和网络。但随着规模化市场经济的合理性成为无可置疑的预设,农民在地的传统生产方式被当作是经济发展的障碍,以致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小农户逐渐被“去能”,原本具备的能力也逐渐丧失。在他看来,贫困小农户的再组织化是政府在扶贫以及乡村振兴中最大、最重要的议题。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与技术研究室的张照新研究员作了题为《产业扶贫与小农户主体性》的发言。他指出,对于深度贫困地区来说,脱贫攻坚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此过程中,村庄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基础设施条件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和改善,村庄原有的低水平均衡被打破,农民也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但如此高强度的外力介入也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如农民的主体意识被忽视,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备受考验,一些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原有的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影响力下降等,需要从政策上进一步去调整和改变。叶敬忠教授以《小农户生产与巢状市场对接:行动试验与理论探索》为题,介绍了巢状市场小农扶贫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基于9年的行动研究和试验,他指出以“贫困农户现在有什么”的生计资源为出发点,以健康农产品和地方特色食物产品的小农式生产为“产业”,以城市消费者对健康食物的需求为出口,以远离无限市场和充满信任的“巢状市场”为交易和互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成为一条具有高度可行性和长期稳定性的可持续生产扶贫途径。中国扶贫基金会刘文奎秘书长作了题为《合作共生:小农户发展之道》的分享。他提到,从2004年至今,中国扶贫基金会经过了十几年的尝试,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终于走出了一条以小农户为核心的、有效的农村发展之路。这条道路包括三个要素:其一,项目设计的公共投入方向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因为不以市场为出口的设计最后都是不可持续的;其二,和市场对接靠的不是爱心、奉献和觉悟,而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其三,单家独户的小农生产不出市场需要的产品,农户需结社形成规模,合作共生才是可行之道。

在主论坛的第二个环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减贫与创新官员董乐跟大家分享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小农户对接市场方面的实践》。据他介绍,FAO自1982年进入中国后,一直关注的是生产阶段,尤其是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近年来,针对农民在现实中遭遇的销售困境,FAO开始尝试通过可持续价值链的开发来实现农产品增值、帮助小农户提高收入,以实现脱贫或致富的目标。进而,他以FAO在印度、津巴布韦、中国广西和四川等地推动的相关项目为例,进一步说明如何通过价值链的增长,帮助农户脱贫致富。主论坛的最后一位发言嘉宾是食通社的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常天乐,她以《打破小农对接市场的障碍》为题,跟大家分享了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在小农对接市场上所做的探索、面临的障碍及其可能的化解方式。她指出,要化解小农对接市场面临的障碍,需要为“被去能”的农民赋能,如政策方面反“去能”,为小农提供公平的环境;社会组织多维度参与,提供助力;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尊重农民主体性;农民自己要勇敢组织起来,主动学习进步等。

 

主论坛结束后,以“地方政府创新”“社会组织与扶贫”“电商与新零售平台”“企业与合作社带动小农”“农民能动性与创新”“消费合作与社群经济”“新型市场联结”“社会网络、联盟与合作”和“认证与标识”为主题的九个分论坛分为三组分别在30日下午、31日上午和31日下午同时举行。在九个分论坛中,40余位参会嘉宾做了主题发言和圆桌讨论。发言嘉宾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地方政府部门的官员、电商等新零售平台的代表、社会公益组织的行动者、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成员、新农人和消费者组织代表等。发言主题也十分多元,有的介绍了以农业合作社和小农户为主体的生产端的各种创新性尝试及其困境,有的描述了物流端中新型零售平台的发展创新及其对乡村扶贫的探索,有的分享了消费端中消费合作社与小农户对接的互助实践及其不连续性的困境遭遇,等等。

在31日下午的闭幕总结会上,主办方代表常天乐和贺聪志副教授分别对此次会作了总结发言。常天乐说,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和全国40个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户对接了78种小农食材,为这两天的研讨会提供餐食和茶歇。所以这是一次“知行合一”的研讨会,大家在讨论绿色、生态小农发展的同时,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着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贺聪志副教授则从主题和结构上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此次研讨会的议题既多元,又系统;既可以看到不同的行动主体,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农民自己,如何在努力探索解决我们今天食物体系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危机,也可以看到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模式,如CSA模式、巢状市场模式、农夫市集模式、“农场+学校”模式、“农场+餐厅”模式等等,在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她希望此研讨会可以成为不同行动主体和行动模式相互交流、碰撞的平台,大家相互借鉴、获得启发,从而能促进各种实践的自我完善,促生更多的创新。

会议的最后,院长叶敬忠教授总结致辞。他将整个研讨会的基本思想归结为“食物即生活,食物即社会”。他表示,因为无论是从生产端还是消费端,从流通平台还是网络技术,大家都是在尝试重建生活的价值、食物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应该彼此区隔,而应该连接起来,让城市和农村通过食物的生产、流通跟消费连接在一起,让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食物能够更加价值化、意义化和社会化。他指出,我们需要回应和改变现代食物体系中的各种问题,“尽管每一位的行动都很小,但很多学者和很多实践告诉我们,这种小小的改变也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在座的各位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的力量,其实都在不断地改变世界。”

 

 此次会议听众众多、反响热烈。会议结束后,很多参会者对这次会议提供的分享、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次参会收获特别大。第一天上午主论坛分享时,有一位听众站起来评论时哽咽得说不出话了。我特别理解他那种感受,这次会议确实是听到了我们心里面在想、但还没有形成想法的那种声音。很遗憾,后面这几天的分论坛没有办法每个都听,只能选三个来听,觉得那些错过的都是特别可惜的。大家分享的很多东西都特别好,比如乡村的参与、重视农民的自主性,我们应该怎么开展实践、大家在和市场对接时出现的困难等。通过这些交流,我们知道我们的困难不是我们自己的,不是在孤军奋战;我们这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也是大家都会遇到的。认识到这些对我们非常有帮助的。”一位参会的实践者会后如此谈到。

【撰稿/贺聪志  摄影/刘伟 王树远  责任编辑/王树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