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我院特邀外国专家团赴四川省青神县开展乡村振兴实地调研

发布时间:2019/05/15  点击量:

 

 

5月8日至11日,来自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巴西等6个国家的16名乡村建设研究者和实践者,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展开了关于中国基层乡村振兴行动的调研活动,对当地乡村互助合作、多元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妇女参与乡村治理、关爱留守人口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考察。代表团一行由社会学系潘璐副教授和学院外事秘书郑宇洋老师带队,部分研究生志愿者参与组织和协调。

  

      

在青神县河坝子镇安家坝村,外国专家参观了社区“妇女之家”,听取了村两委有关妇女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的情况,走访了部分从事手工编织业、鱼塘经营的农户,了解了该村的特色手工业和渔业发展情况。在高台乡百家池村,他们参观了“一园两片三基地”柑产业园区,对当地椪柑产业发展、标准化果园建设、大学生返乡经营家庭椪柑果园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外国专家结合各自国家的农业与农村发展历史与实践,从合作组织、农业景观、地理标志等方面与百家池村委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主进行了经验互享,并对当地农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在瑞峰镇黄桷村,外国专家参观了葡萄园、茶园和桑蚕养殖园,体验了当地家庭农场的采摘活动并与农场主进行了交流,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行动和村级产业多元发展模式表示充分的认可。他们还参观了青神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

 

 

5月10日下午,青神县县委、县政府、农牧局和县妇联的相关领导与外国专家进行了座谈。县委杨德志副书记向外国专家对青神县德农业农村发展现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与行动成效做了详细的介绍,潘璐副教授介绍了我院目前正在进行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四个系列”行动,外国专家代表则表达他们对青神县乡村振兴行动的感受和思考。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扬·范德普勒格(Jan Douwe van der Ploeg)教授认为,中国农业发展模式独具一格、不可复制,而青神县的农业发展模式和乡村产业发展、农民生活方式则更充分地呈现了其特色与创新。他同时指出,鼓励年轻人回流乡村发展农业、政府扶持农村多元产业发展、重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作用是各国乡村发展的三个至关重要的共同经验。巴西原农村部长古伊列梅·卡塞尔(Guilherme Cassel)非常欣赏青神农民在实现土地利用率和产出价值最大化方面的努力,强调要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荷兰弗里斯兰省工党副主席、林地保护合作社主席杜威·霍格兰德(Douwe Hoogland)列举了荷兰农民与政府合作的案例,认为小农农业拥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与优势。意大利佩鲁贾大学的皮耶卢吉·米隆(Pierluigi Milone)副教授指出,通过青神县的农业发展与意大利的农业发展比较,可以发现大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并不是最有效的,而秉持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注重巩固自身优势的小农农业经营模式更为有效,并兼具多种功能。比利时年轻的有机农场主文森特·德洛贝尔(Vincent Delobel)表示,青神县农民热爱农业的态度、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多种支持和举措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强调了支持农民能力发展和权利保护对农业与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开展青神调研之前,外国专家参加了学院于5月6、7日组织的“国际乡村振兴论坛”,围绕乡村建设的国别政策与行动展开了探讨与交流。通过青神县的实地调研,外国专家一行对新时代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现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获得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乡村发展的中国方案与智慧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拥有苏轼第二故乡、中国椪柑之乡、中国竹编艺术之乡之美誉。青神县和我院已有10余年合作历史,在关爱农村留守人口和乡村社区发展方面展开了广泛的合作行动,是我院开展乡村振兴试验的重要基地之一。此次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得到青神县县委、县政府和县妇联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县妇联组织,在安排接洽、组织协调和宣传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协助,当地多个村庄的农民、村委会和乡镇政府也给予了热情的接待。

青神新闻5.10

青神新闻5.14

【撰稿/王慧清 摄影/李文慧 杨月舻 责任编辑/郑宇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