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人发家书 | 何慧丽:大振频中磨学问,小事行处炼做人

发布时间:2020/02/21  点击量:

编者按: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国人民行动起来,打响了一场防控疫情的战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通知精神,在学校和学院党委的领导下,人文与发展学院策划推出了“人发家书”活动,邀请师生通过书信加强情感交流,汇聚战“疫”合力。相信,在这严峻的时刻,更需认真学习与生活。


 


亲爱的同学们:

    

庚子新春疫无情,人间防患宅家中。对此,我们曾焦虑不安过、消极烦闷过,接下来怎么办?作为导师中的普通一员,我要说:“反者道之动”,疫情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诸多困难;但同学们不妨趁机学会转化现实的矛盾和问题,积极主动地去应对。在此分享两个观点:

其一,大振频中磨学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做“解读中国实践”的学问。真实的学问,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要面对时代的实践性问题。

当前所发生的重大疫情及其关联现象,反映了现代化“城乡中国”的大振频发展特征及其风险性。新冠肺炎疫情,以“过程—事件”的展开方式,生发出了一系列复杂的现代社会现象,它既把我们卷入其中,让我们倍感煎熬,又令我们体验到了真实的实践经验和问题,包括疫情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学技术等阶段性特点、动员经验及存在问题。显然,无论是针对哪个领域的研究,它都是一次难得的“证实”或“证伪”机会,都有在某一学科专业“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的可能性。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同学们要紧跟党和国家的相关部署要求,与时代同频共振,在国家的大振频之中磨砺出入脑入心的学问。具体建议:第一,专业学习上,要适应线上的新学习方式。领会学校相关文件精神,利用网络教学居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防止机械习惯固化,适应学懂弄通专业学问的新考验。第二,综合素养上,要涵养“综合”之学。深入观察抗疫这一重大社会事件,思考以“问题为导向”的大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等“综合”之学,思考它们对实体社会、个人成才、科学发展的重大价值和突破之处。第三,在使命担当上,立下具有原创性实践品格的学科发展志向。要关注疫情的本质性发展,敏锐发现真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多积累来自现实一线的科研养料,为将来能够提炼具有中国主体性实践品格的学科发展打基础、做准备。

其二,小事行处炼做人。

古人云:先做人,再做事。非常时期,同学们该怎么学做人?从日常上来看,“我的生活,我的教育”是原则。这门道不离身的“人生大课”,是从细小处着力的。

具体而言,要这样渐渐充实自己的居家生活:第一,在修身上,提高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免疫力。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一方面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加强安全防疫和室内锻炼;另一方面可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培养内在的扎根力和定慧力。第二,在齐家上,提高自己关爱家人和滋润亲情的能力。把心向下沉、眼向内看,用诸如做卫生、做饭菜、陪伴家人等点滴孝亲行动,感恩家庭、回馈亲情。第三,在社区服务上,可报名参与协助当地社区和村庄的防疫工作。诸如承担一些村庄防疫协检、社区学生学习辅导等力所能及的事情。第四,在热点问题的舆论传播上,应有“慎独”和“静养”的姿态。

 总之,拐点快到,时疫当前,大振频中磨学问,小事行处炼做人。相信在“芳树笼校径,春流绕京城”的不久,收获丰硕的同学们能够平安而充实地返回校园!

                 

 何慧丽

2020年2月19日


【责任编辑/邵念念 王树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