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93讲: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

发布时间:2021/04/23  点击量:

2020年11月19日,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周晓虹受邀做客“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他以“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为题,从学术概念、学科谱系、学术研究史等方面介绍了社会心态主题领域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社会心态形成的机制,并倡导通过对“中国体验”这一转型期中国人社会心态的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式。

讲座伊始,周晓虹教授从社会科学家对社会转型的学术关照引入,分析了相关研究的意义与缺陷,并特别指出社会心理学作为本应关注社会变迁的学科,在中国社会心态方面的诸多研究却未能真正关涉社会转型本质、未能对转型时代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作出富有价值的说明,进而服务社会心理学的中国化。这也成为他进行社会心态研究的主要动机。

他从概念界定与学科谱系辨析了“社会心态”。在回顾既有文献的基础上,他指出除宏观性和动态性这两条共识性特征外,“突生性”是社会心态最本质的特征,即包括社会心态在内的社会事实源自个人事实或个体心理,但并非是个人意识或心理的简单之和,它一经形成就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对“突生性”特征的忽视,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理还原主义”也影响了人们对社会心态学科传承的讨论。为厘清社会心态研究的学科谱系,周晓虹教授以具体的研究案例对心态史与心理史、个体社会学与整体社会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进行了辨析。

周晓虹教授追溯了社会心态研究的兴衰历程。他认为要完整地解释社会心态研究的兴衰不可局限于学科内部此消彼长的社会学传统和心理学传统。通过回溯“关注群体”的欧洲早期研究和“关注个体”的美国主流学派的研究历史,他指出,正是两种社会转型所关注的焦点和问题不同,才最终导致了社会心理学两种不同的历史境遇。

在系统梳理学术史后,周晓虹教授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分析了在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心态借由群体表征和个体认同等心理过程的形成机制。他将集体表征分为两大类:历史性的(具体形式包括传统、习俗、国民性、集体记忆或集体无意识)和共识性的(具体形式包括时代精神、社会价值观、社会氛围、社会共识或意识形态),并用具体案例加以解释说明。集体表征为个体认同提供心理模板,个体认同则通过心理群体的形成将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凝聚在一起,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促成了社会⼼态及集体⾏为的形成。

他将中国对社会心态的学术关照回溯至费孝通在1993年提出的心态秩序研究,并指出进一步解读的必要性。通过回顾中国社会对个体与群体紧张关系的关注,周晓虹教授提出,我们不但要关注中国经验,还要关注中国体验。他将其特点归纳为人格的边际化或社会心态的两极化。对中国转型时代个体与群体紧张关系的关注和解释或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对中国体验的关注可在精神层面赋予中国社会的转型以完整的价值和意义。

演讲结束之后,我院院长叶敬忠教授表示从讲座中深受启发,周晓虹教授提出的对中国转型超越经济视野的学术关照正与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学科对发展主义的反思不谋而合,而且他贯穿于整场讲座的学术严谨性也非常值得各位师生学习。

在讲座的问答环节,听众们踊跃提问,周晓虹教授就研究方法、集体表征历史性与共识性的区别、中国体验与中国经验的概念差异与各位师生进行了分享交流。


【整理/陈诺   编审/刘娟 邵念念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