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二秩院庆】同温院史·“到农村去”(1)|妙峰山十年:孙庆忠教授与社会学本科生的田野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7  点击量:

【编者按】2022年,人文与发展学院迎来二十周年华诞。自建院以来,深入农村、走进农民,便成为人发师生最重要的治学方法与研究路径。二十年来,人发师生“扎根乡土、扎根乡村”,紧扣“三农”和发展重大主题,秉持以农村现实为基础、以行动实践为导向的育人和科研特色,形成了众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也在多年深耕的实践中推动着乡村的发展变迁。“到农村去”,让我们一起重温记忆中熟悉的田野,回顾人发师生那些坚守乡村的研究历程。

1925年,北京大学顾颉刚等前辈学者曾考察妙峰山庙会民俗活动,从而开启了中国现代民俗学有组织的田野调查的先河,妙峰山也因此被视为“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发祥地”。2005至2013年,孙庆忠教授指导社会学专业十届本科生先后赶赴京西妙峰山进行庙会采风,并对分散在全国各地的32档香会组织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表演技艺、组织管理与生存处境进行了深入调查。持续性的田野工作,不仅秉承了前辈开创的学术传统,呈现了民间社会文化变迁的轨迹,也践行了“到民间去”的为学主张,彰显了在科研中培养后辈力量的专业理念。

妙峰山位于北京城西北35公里处,主峰大云坨海拔1291米,雄居于“小西山”诸峰之上。这里不仅有奇松怪石、清泉飞瀑等自然景观,更因香火不绝的碧霞元君信仰而素有“北京第一仙山”的美誉。从清康熙帝敕封“金顶”庙会开始,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均有数十万香客朝顶,数百档香会进香献艺。这里也因此成为京津冀地区民间宗教的圣地。1925年妙峰山庙会期间,顾颉刚与孙伏园、容庚、容肇祖、庄尚严一行5人在妙峰山进行了为期3天的庙会调查。他们的调查报告先后刊登在《京报副刊》的6期“妙峰山进香专号”上,引起了学界和社会上的广泛关注。这些文章和顾颉刚收集到的其它几篇讨论妙峰山进香的文章一起,于1928年9月作为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民俗学会丛书之一结集出版。在这部题为《妙峰山》的著作中,学者们表达了对民间文化和民众生活的理解和立场。他们认为民族“强壮的血液”就存在于下层社会的文化之中,民族的道德力量正存在于憨直质朴的民众之中。

沿着这一学术脉络和传统,孙庆忠教授先后带领十届本科生,对香会组织的传承与当代处境、民间文化的存续等进行了持续的田野追踪。为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专业为本科生培养制订了“定量研究—质性研究—小学期综合实习”三步科研训练计划。妙峰山研究就是2002—2011级本科生质性研究训练的集中展现。教学经验证明,这三个实践环节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的研究热情。走进乡村,了解真实的乡土社会,不仅使他们的专业所学得以释放,也在调查工作的苦辣酸甜中获得了感悟生活、反思自我的契机。为了深度研究民间信仰和民间组织,学生们或利用周末进行访谈和资料整理,或利用假期驻村观察,一项调查往往持续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学生们在写作论文中对所研究问题的专注思考,令人难以忘怀。

做香会组织研究的两年,我的心绪经历了希望、失望、绝望、平淡、愧疚、感激的起伏过程。初入田野,一切都是新奇的,带着猎奇的心理,我对它充满了希望。然而,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对那似乎永远也没有止境的田野访谈和抄本整理产生了厌倦,如同画蛋的达·芬奇,我开始失望了。……直到有一天,秧歌会的老把儿头邀请我参加两堂秧歌会的交流切磋仪式,当我看到门牙所剩无几的老者们打锣挎鼓时的那种忘我与亢奋的精神状态时,一下子被感动了,顷刻间明白我所付出的所有努力的价值:至少,我为维护传统文化、存留这些宝贵的记忆,尽了一份心。(2004级社会学本科生 刘辉)

如果不是我们去妙峰山做田野调查,又如果不是我们偶然打翻了前世柜、重拾了香会的历史,我们不会知道那些生龙活虎的民间组织,以及老百姓充实而丰富的文化生活。回想起追踪调查香会的日子,就好像是翻开了老北京的社会生活史。我们经历着田野给我们的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思考着社会学视野里的乡土社会和人类学关注的庙会空间。可以说,社会调查带给我们一种做研究的感觉。在一次次的采访中,我真切地感到自己对于自身社会了解的匮乏,感觉到远方好像有无尽的秘密等着我去发现。(2004级社会学本科生 孙静文)

 

十届学生在教师长期指导下的专题研究,在接替相续中自觉地传递了这种读书为学的独特感悟。从论题设计到赶赴田野,从讨论写作提纲到论文的最终完成,他们经历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过程。其间,学生们体验到了民间问讯的快乐与忧伤,也发现了自己从事严肃的科研工作的潜能。

昨天,我在整理每次修改的稿子后,把全部的六稿发给他们三位。整理的时候发现在这里保存的电子版稿子竟然有十几篇,感觉写一篇好稿子真是不容易。所幸半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十几篇稿子是我们一遍遍用心写出来的,是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写出来的,是我们成长的证明,也是我们合作并成就友谊的见证。(2010级社会学本科生 马一纹)

我们把电子版打印成纸质版,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包括遣词用字,包括标点符号,包括基本事实,没想到发现数十处错误,我们感到震惊,要是这些错误刊印成书被读者发现,我们该有多么的羞愧!……我想若干年后,我们四个人一定还会记得这篇文章,记着写这篇文章和改这篇文章的纠结,记得修改完成后的释然。……我们曾开玩笑说,如果十天以后的12月21日真是世界末日,我们四个人会干什么?大家觉得,先就这样坐着把文章改完,然后陪陪最重要的人。(2010级社会学本科生 李世宽)

妙峰山十年田野研究的成果以《妙峰山:民间文化的记忆与传承》(2011年)、《妙峰山:香会组织的传承与处境》(2011年)和《妙峰山:香会志与人生史》(2013年)三卷文集出版后,学术界对于妙峰山追踪研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在2013年12月20日的座谈会上,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这样评价文集:

这三本书提醒我们,妙峰山没有被遗忘,顾先生那一代所做的开创性工作没有被遗忘,而且用事实说明,今天年轻的后辈依旧在倾注感情记录和研究着变迁中的民间社会。它把妙峰山学术史的意义延伸了,这个延伸是首创。读了这三本书以后就会发现,民俗文化遗产及民众代表性传承人的生存处境,都被调查出来了。这些朴素的资料是很珍贵的,它对我们未来的遗产保护和民俗文化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三本书正是履前人足迹又有新开拓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研究人文学科、研究民俗文化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应该看到,它是一箭双雕的产物,既是对妙峰山文化变迁的一个最好注解,也实践了培养专业人才的一种方法。三卷文集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提供了一个学科在教学方法上集中实验的范例,它本身也是学科史的延伸。

《中国节日志·妙峰山庙会》对妙峰山历史与当代文献的评点指出:

本书(《妙峰山:民间文化的记忆与传承》)不但材料翔实、鲜活,青年学子的新奇、记述、敏锐都使得对当代妙峰山庙会的记录充满活力。材料的翔实和青年学子的直感使得本书对于认识转型时期的民间社会,把握庙会文化变迁的脉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史料价值。

本书(《妙峰山:香会组织的传承与处境》)首尾的序、跋和孙庆忠教授的导读《庙会、香会与村落记忆:都市村民的生活经验》有着非凡的价值。这些文字表明,本书是当代的妙峰山、走向田野的本科教学、关注现实的学术取向和师生互动良性循环的结果。这样,妙峰山不再是静物,不再仅仅是生活在底层、边缘的民众仰望的圣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学术提升,而是走向了当下的年轻人,重新回到了生活本身。

作为学术研究的“种子”,妙峰山研究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培养了学生对为学和对生活的想象力。在对民间香会组织的研究中,他们不仅关注组织管理与村落社区的关系问题,还从传承人的角度探讨了社会记忆与文化认同问题。这种创造的激情不仅使他们具备了理性观察的视野,也唤起了他们对乡土社会和民间文化的热爱之情。

【图文供稿/社会学与人类学系  责任编辑/王树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