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二秩院庆】同温院史·“到农村去”(2)|太行山区二十六年:叶敬忠教授团队易县乡村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28  点击量:

自1996年开始,叶敬忠教授团队与河北省易县人民政府合作,以易县坡仓乡桑岗村等4个村庄作为研究基地,将实践、教学和研究相结合,一方面通过扎根乡土、参与实践和不断尝试,探索和试验农村发展、减贫和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另一方面也为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和研究能力提供平台,为国家培养有理论、有情怀、有行动能力的农村发展人才。26年来,叶敬忠教授带领师生团队扎根乡土,与村庄和当地基层政府一同改善道路、灌溉、饮用水等基础设施,推动村民能力建设,激发乡村内生活力,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来探索新的减贫和乡村发展之路。在多年的合作中,学院师生与这些村庄建立了深厚感情。研究团队充分发挥以发展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媒体传播学等为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优势,开展了参与式社区发展干预、新农村建设“巢状市场”小农扶贫、乡村振兴等一系列行动研究和试验。村庄不仅为学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了广阔天地,也成为了学院教学科研的田野和人才培养的社会课堂。

村庄介绍

桑岗村隶属河北省易县坡仓乡,是一个隐于华北太行山深处的普通小村庄,距北京190公里,距离易县县城60公里。全村总户数180余户,户籍人口600余人。汇往白洋淀的漕河水蜿蜒流经村边,南山“美女峰”静静守护着村落。和其他大多数以农业为主的中国村庄一样,微薄的农业收入使得村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生计,桑岗村目前在外务工的劳动力有300多人,村庄的常住人口以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为主,老人和妇女成为村庄农业生产的主要维持者。

 

 

桑岗村的家庭养殖与种植以传统乡土方式为主,保留了原始的小农生产形态——旱地和水浇地主要产出玉米、红薯、花生、土豆和各种杂粮;林地则出产核桃、板栗、柿子、桃子、李子、杏等林果。每家农户都拥有自己的一片小菜园,蔬菜自给自足,坚持绿色种植。家庭养殖依照传统方式,粮食、藤蔓、菜叶等是畜禽的主要食粮,土猪、土鸡、土鸭、山羊、柴鸡蛋、鸭蛋等品质优良。另外,还有村民利用自家产出的原材料加工制作红薯粉条、红薯干、缸炉烧饼、卤水豆腐、柿子饼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食品。

社区为基础的行动研究历程

2001-2010年:参与式社区发展干预与新农村建设行动研究

自2001年开始,叶敬忠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在四个村庄围绕基础设施改善、能力建设、乡村活力重建、乡村文化、基层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项目活动和行动研究。通过行动研究,将参与、赋权等发展干预方法和理念应用于扶贫、社区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践。

 

 

 

 

 

2010-2020年:“巢状市场小农扶贫”行动研究与试验

自2010年开始,学院以桑岗村为试点,与当地乡政府和村委会合作,探索试验“巢状市场”小农扶贫方法。该试验致力于将贫困小农户生产的健康农产品与城市消费者家庭直接对接,去除中间环节,尝试一种产业扶贫之外的新型扶贫路径。这项实践后来扩展至宝石村。目前桑岗村和宝石村分别有103个和35个农户参与,已实现与北京、保定的数百个城市消费者家庭成功对接。参与的农户每年通过“巢状市场”获得少则千元、多则上万元的收入。目前,“巢状市场”已经成为一种联结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农产品销售的平台和利用本地资源和市场对接的精准扶贫机制。这种小农扶贫方式在带动贫困小农户脱贫增收、改善村庄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2020年以来:“乡村振兴”行动研究

自2020年以来,研究团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促进以“巢状市场”为纽带的小农生产产业和农耕文化体验旅游产业、整治村庄环境和挖掘地方戏曲等传统文化的对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行动育人

四个村庄也是学院师生长期跟踪观察和研究与农村社会及乡村发展相关主题,以及发展干预在村庄中的影响、不同行动者行为特征的重要平台。从2002年开始,研究生多年来跟踪观察和研究与农村社会及乡村发展相关主题;同时,教师也将课堂搬到村庄,开展关于乡村振兴、贫困与减贫战略、巢状市场理论与实践、发展干预方法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多名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行动研究过程,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既锻炼了研究和实践能力,又服务和贡献于乡村发展。

 

 

育人成果方面,依托“巢状市场”小农扶贫行动研究开展的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产学融合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于2018年获得了“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生实践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该行动研究的小农扶贫试验所拍摄的纪录片《巢》,先后获得“中国梦·扶贫攻坚影像盛典高校单元一等奖”、第二届“中国梦·青年影像盛典纪实类一等奖”。学生党支部开展的以“党旗飘扬在乡间,精准扶贫到地头”为主题的“红色1+1”系列实践活动,获得了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二等奖。

 

 

学术研究

学院与村庄的合作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研究团队带领学生多年扎根实地,基于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的扶贫探索及理论成果产生了广泛和重大的社会影响。基于该基地的长期行动研究,已经产生了近50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及多篇SSCI和CSSCI学术论文。

研究团队的扶贫探索及理论成果产生了广泛和重大的社会影响。2018年以来,研究团队撰写的政策建议获得了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并得到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重要媒体的公开报道。《人民日报内参》、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新华社《动态清样》都对此模式进行了专门刊载。此外,相关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半月谈》《新京报》等数十家媒体的报道。最近,“巢状市场”模式正在得到很多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体农民的采纳和应用。基于这项扶贫探索总结的研究成果——《基于小农户生产的扶贫实践与理论探索——以“巢状市场小农扶贫试验”为例》发表于国内顶级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并获北京市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叶敬忠教授和学院兼职教授扬·范德普勒格(Jan Douwe van der Ploeg)基于对当地小农农业的长期跟踪研究,合作出版了英文著作China's Peasant Agriculture and Rural Society: Changing Paradigms of Farming(2016),该著作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经过叶敬忠教授研究团队与地方政府的长期稳定合作,以桑岗村为基础发起的“巢状市场”创新模式等探索实践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在当地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带动效应,村庄已经建立起吸纳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基础。今天,研究团队依然常年活跃在村庄当中,以农政转型为主题开展着各种行动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与村民一道推动和见证着这个华北山村的变迁。

【图文供稿/叶敬忠教授团队  责任编辑/王树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