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96讲:中国王朝体制下的食货原理

发布时间:2023/04/17  点击量:

2023年4月10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志伟受邀做客“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他以“中国王朝体制下的食货原理”为题,从社会经济史学科的问题意识出发,讲授了“食货”的概念、原理及其在学术体系中的位置。他从中国历史经验出发,与世界经济史研究的历史与学术传统进行对话,丰富并完善了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知识体系。

讲座伊始,刘志伟教授讲述了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问题意识和自己的学术困惑,分析了相关研究的起源与发展。他指出,中国社会经济史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热门学科源于当时中国社会的时代问题,即: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改造中国传统社会的道路是什么?而要改造中国社会,就必须要先认识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因此,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从一开始就将如何改造中国社会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刘志伟教授谈及自己入门社会经济史学科后的学术困惑。他指出,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基本形态大概形成于16世纪,研究当时经济问题的历史文献主要来自于《食货志》,但是,《食货志》的内容与今天我们所谈及的经济学的内容又大不相同。那么,中国历史传统中的“食货”与今天的经济学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为探究这一问题,刘志伟教授从学术史层面进行了梳理。他对“经济”的概念进行了追溯,指出经济最本源的意义与“食货”最为相近。色诺芬和亚里士多德对经济概念的阐述与中国历史典籍《汉书·食货志》中“食货”的内涵具有共通之处。食货原理的出发点:第一是维持生存,第二是活得更好,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提到的“to live or to live well”。18世纪以后,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以市场关系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学扩展了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这也造成了“经济”与“食货”在认知层面上的分离。受约翰·希克斯“岁入经济”的启发,刘志伟教授区分了现代经济学和“食货”体系分别对应的市场体制和贡赋体制,同时指出以市场关系为中心的现代经济学无法解释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现象,因此,今天的经济学应更加重视对非市场体制的研究。

卡尔·波兰尼指出经济具有实质和形式两种基本意义,前者基于事实,后者基于逻辑。在此基础上,刘志伟教授认为,“食货”是基于经济的实质意义。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资源短缺假设和利润最大化原则,这意味着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手段选择。而食货体系既不以稀缺性为前提,也不关涉调节资源配置的选择机制,它是一种由人的生计而对自然和人产生依赖关系,它的核心内容是“各因所生远近,赋入共棐,楙迁有无”。通过“圣王量能授事”和“四民陈力受职”实现均平原则。“食货”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如何以稳定有效的方式获取自然财富,并在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人身支配的政治格局下,通过交换手段实现财富使用价值的再分配。

刘志伟教授反对将“食货”理论直接贴标签为“中国特色”。他借用并发展了米塞斯“Praxeology—Economics—Catallactics”的经济学概念架构,将来自于中国历史经验的“食货”纳入广义的经济概念之中,使之成为人类共同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演讲结束后,主持人叶敬忠教授表示深受启发。他指出,刘志伟教授关于“食货”的研究打破了市场经济“从来如此”的想象。此外,“食货”研究与农业政治经济学研究之间具有相通之处,可以激发大家从不同视角探讨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现象。

在讲座的问答环节,在场听众踊跃提问。刘志伟教授就市场经济的概念、“食货”中均平原则的含义以及“食货”研究的现实关怀等问题与各位师生进行了分享交流。


【整理/李理想 编审/邵念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