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农村发展硕士党支部组织召开线上专题学习会,一同学习和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本次学习会由党支部副书记韩林桐主持,采用会前自主学习、会上分享收获的方式展开,以重视参与、增强实感、鼓励互动为特色。
在学习会上,科技小院学生邹凌峰同志、陈义桢同志与支部成员分享在科技小院的经历与体会。
邹凌峰同志从科技小院的发展历程、培训经历与感受、学习回信的收获等三个方面,带领支部成员近距离认识科技小院。邹凌峰同志谈到,科技小院是科技人员常驻生产一线,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平台。作为科技小院的前身,曲周实验站始建于1973年,这里形成的“责任、奉献、科学、为民”曲周精神是对中国农业大学校训最为生动的诠释。曲周县第一个科技小院诞生于2009年,目前全国共有449家科技小院建成并录入名单。邹凌峰同志分享道,初到曲周科技小院培训时,他与同伴们经历了蚊虫关、饮食关、语言关和思想关,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心感受村庄的生活与变化。邹凌峰同志在调研中发现,科技小院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村民思想变化与掌握农业技术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谈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科技小院的学生们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深感重任在肩,唯有砥砺前行,方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陈义桢同志结合为期5个月的驻村经历,分享椴木沟科技小院为村庄的服务行动,以及椴木沟村由此产生的变化。陈义桢同志谈到,椴木沟科技小院是北京地区唯一的人文社科类型的科技小院。在北京郊区全面“禁养”政策的背景下,椴木沟科技小院发挥人文学科专业的优势,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开展种植生产、旅游开发等方面的精准帮扶行动;为当地村民普及农业法律,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辅助宣传椴木沟新村的红色旅游资源,帮助其实现搬迁后的产业转型升级。在科技小院的带动下,陈义桢同志参与到村庄人居环境建设、协助当地挖掘红色教育资源、联络多个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交流。此外,还帮助村庄搭建直播平台,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陈义桢同志认为,科技小院的学生能够在实地中参与行动,帮助村庄解决问题谋发展,这不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更是历练了自身服务乡村的本领。
本次学习会引起强烈反响,支部成员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是对农大学子的巨大鼓舞,是对广大青年学子的重大嘱托。支部党员黄松谈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们感到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不但要勤于学习知识、敢于在乡村扎根,更要努力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贡献力量!发展对象汪佳表示,两位同志的分享让科技小院的形象更加立体与生动,科技小院学子们的爱农情怀与服务农村的行动力让人敬佩!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学子,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锻炼“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追逐梦想!积极分子李雨倩谈到,只有走到基层一线,才能理解何为实事求是。科技小院的学子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新时代青年要敢于吃苦、乐于奉献,在乡村振兴的广大天地里有一番作为。
最后,支部副书记韩林桐同志总结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对科技小院给予了充分肯定,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深切关爱和殷殷嘱托,是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广大青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图文供稿/农村发展硕士党支部 责任编辑/章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