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沉浸式诉讼法课堂,“零距离”感受法学魅力
——法律系实践活动纪实
点击量:
发布时间: 2024- 11- 11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诉讼法的魅力,2024年11月1日,法律系法学231、232班开展了法律实践活动,他们在《民事诉讼法学》任课教师瓮怡洁的带领下来到海淀法院诉调对接中心,旁听了一起小额诉讼案件的庭审,在法庭中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律课。

进入法学二年级,同学们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迫切希望了解司法实践,将理论知识学活。大家很想通过旁听一场真实的庭审实现这一愿望。但是在联系法院的过程中,同学们担心这么多人旁听会给法院的工作带来困扰。出乎意料的是,海淀法院诉调对接中心的法官们得知大家的诉求后非常热情,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帮助。综合办袁高敏在旁听审判的当天全程陪同同学们,并给大家介绍了诉调对接中心的一些基本情况。海淀法院第三速裁团队团队长郝游还在庭审活动结束后给大家安排了互动活动。

   111日下午,师生们经过安检后,有序进入法庭等待开庭,随着法槌声响起,庭审正式开始。在审判法官的主持下,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环节紧密衔接,庭审秩序井然。旁听席上,学生们严格遵守法庭纪律,聚精会神,“沉浸式”地旁听了案件审理的每一个环节。

在切身感受庭审的氛围之后,大家感触良多:第一,庭审活动庄严肃穆。虽然本案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但庭审程序非常严谨,所有参与庭审的人都非常庄重,这强化了法律在同学心目中的神圣形象,坚定了同学们投身法律事业的信念。第二,法官非常耐心负责。本案的原告不熟悉法律程序,但法官一直很有耐心,引导其准确陈述案件事实,帮助其落实诉讼主张。同学们希望以后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法官。第三,通过旁听庭审,同学们发现在课堂上学到的实体法知识和程序法知识“活”了起来,学习法学的兴趣更加强烈了。

庭审结束后,海淀法院第三速裁团队团队长郝游跟同学们进行了互动。郝游法官给同学们介绍了速裁程序的基本环节,然后比较了速裁程序与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的区别,听了郝游法官介绍后,同学们对诉讼法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郝法官特别强调,为了减轻当事人的讼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出台了相关规定,明确要求北京全市法院受理的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每件收费仅为10元。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司法为民的崇高理念。不仅如此,由于此次旁听的是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件,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郝游法官还专门给同学们进行了普法宣传教育,提醒同学们在订立教育培训合同时要注意相对方的资质,认真阅读合同,关注合同的格式条款和违约责任条款,在订立和履行合同时要注意保留证据,使同学们获益匪浅。

旁听结束后,同学们参观了海淀法院诉调对接中心的宣传区,了解到海淀法院诉调对接中心诸多优秀法官的先进事迹,同学们下定决心,要向这些法官学习,做一名专业、敬业的法律人。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积极思考并热烈讨论许多法学问题,例如,速裁团队的运作机制是什么样的?小额诉讼的价值是什么?诉调对接中心与法院之间是什么关系?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在司法实践中扮演什么角色?很多同学们都在朋友圈分享自己旁听庭审的心得体会。 


       学习与成长之余,同学们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有太多感谢想要表达。感谢民诉法瓮怡洁老师联络协调时不辞辛劳,实践过程中一路陪伴,为同学们创造了如此宝贵的机会和如此完美的实践体验!感谢法律系杨述兴老师、李玉梅老师鼎力支持,帮助同学们扫除了实践之旅中的困难与障碍!最后,衷心感谢为这次实践而付出的每一个人!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了庭审活动,同时也点燃了同学们投身法律行业的热情。未来,法律系将组织更多参观调研、专业实习等活动,助力同学们锻炼专业本领、提升实践能力。

【图文/ 傅凡笑 桂紫莹  编辑/张一帆  审校/瓮怡洁 周超】


  • 联 系 人 :学院办公室
  • 办公电话:010-62731320(西)
    010-62738898(东)
  • 办公地址:西校区中德楼105房间
    东校区民主楼233房间
  • 电子邮箱:cohd@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