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7位博士研究生获得首届“田野三度”奖,
中国农业大学·娴院博士教育基金“田野三度”奖励计划评审交流会召开
点击量:
发布时间: 2024- 04- 17

4月14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联合举行的中国农业大学·娴院博士教育基金首届“田野三度”奖励计划评审交流会在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召开。我院党委书记林涵主持会议,她代表主办单位对参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对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参会人员及会议议程。

 

 

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乔运鸿会长介绍了“田野三度”奖励计划的发起和讨论、落实与行动过程,并充分肯定了第一届奖励计划周到的组织安排和严谨的评审标准。该奖励计划的策划人之一、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原院长叶敬忠教授在发言中表示,“田野三度”奖励计划旨在支持博士研究生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激励青年学子“自找苦吃”,在田野中解民生、治学问。同时,“田野三度”奖励计划希望引领社会科学研究的经验性,强调以田野研究的长度、厚度和深度作为奖励评价的重要标准,强调在回应目前学术评价问题的同时保持学术评价的权威性。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吴惠芳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第一届“田野三度”奖励计划的申报人来自全国29所高校,经过一轮严格评审,选出16位申请人入围评审交流会。

本届“田野三度”奖励计划评审委员会由北京大学张静教授、吉林大学田毅鹏教授、南开大学张文宏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左停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6位学者组成,北京大学张静教授担任组长。

展示汇报分为四个专题进行。主持人暨点评人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刘娟副教授、陈龙副教授、马学军副教授、瞿见副教授。

 

 

在“民族与世界”专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姚畅围绕“在社会运动不再热烈的今天,民间社会组织是如何思考和行动的”这一问题,以泰国北部一个民间社会组织为案例,展现了泰国社会结构性力量与行动主体的社会政治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与逻辑。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杨辛玥以藏族地区“售旧”行为为研究中心,通过观察藏族文化物品的收售过程,分析物品与人的关系在新时代的多方样态。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范玮的田野调查主题是“水族地区乡村治理”,他从萌芽型调查阶段、探索型调查阶段和针对性调查阶段详细介绍了其主要调研过程和研究成果。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郭先举主要关注中国对外农业技术援助项目的开展过程,并搭建了一个有关三方主体双重互动的分析框架予以解释其行动逻辑。

 

 

在“产业与市场”专题,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高源分享了她在三四年时间内多次深入云南苗族村寨的田野经历,观察了烟农市场参与的困境及其缘由,阐述了乡村精英浮现与烟农市场参与模式重构、乡村精英与烟农市场参与保障等关系问题。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周重礼的田野调查源于作者对“农业产业化迷思”的困惑,她带着疑问四次穿梭在湖南和浙江之间,深入茶园工厂、政府企业,完成了村庄-政府-企业-工厂的全产业链、多主体的田野调研。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尹瑶以食物体系中处于零售端的 大型新零售平台“盒马鲜生”为研究中心,通过对其生产端、流通端和消费端三个环节的深入调研,分析了“盒马鲜生” 这类大型平台对农业与食物体系的整合与控制逻辑,以研究其所驱动的农政转型与农政变迁问题。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斌通过对桂东地区茶镇2019年至2023年的跟踪调研,展现了田野与理论相碰撞的不同阶段对于“基层干部工作动力问题”形成、深化及解释的影响。

 

 

在“行业与性别”专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琪琛以观察者和工作者的身份,深入到人民法院和法官群体内部,他从“技术-组织”互动视角出发,研究了基层法院内部的运作模式,揭示了基层法院的智能化困境及其生成机制。复旦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郭靖雯研究了景德镇仿古青花瓷的制作知识与实践,她将历史之物、物质材料、知识与实践相串联,展示了古味之瓷的制作过程。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丽圆通过对月嫂群体的生活经历、技能培训、劳动过程、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调研,从“钱和情”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月嫂照料劳动与亲密关系之间的交织情况。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原璐璐运用口述历史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1950年代苏联援建中国的重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考察工人日常生活世界中的生产劳动、公共生活和婚姻家庭等多层面,分析国家动员、工业体制和父权文化在内的外部结构如何通过合力作用影响女性性别角色的转变及其蕴含的妇女地位和权利变迁。

 

 

在“发展与转型”专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陆兵哲通过对城乡规划编制全过程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聚焦于规划中的城市与乡村、技术与政治、总体性与地方性等议题,探究了城乡规划如何在多方社会力量的互动与博弈中被生产出来、又如何再生产了当代中国城乡社会的转型历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刘继文深入贵州三农新媒体团队及其所在村庄,一方面聚焦草根创作者的能动性职业生成过程,另一方面描画贵州传统村落如何搭上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探讨其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铮基于对南市近四年的田野观察,以观察者和工作者的身份,研究了基层党组织在权力结构分散和治理资源匮乏的条件下,构建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新模式。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唐成玲以“一个人的田野修行”为题,从田野挑战、田野发现和田野之外三个维度展现了生动的田野场景和互动,讲述了自己孤身前往贵州做田野调查的故事,表达了其对学术追求的纯粹和勇气。

 

 

在点评环节,刘娟副教授、陈龙副教授、马学军副教授、瞿见副教授4位老师从长度、深度、厚度对申请人的田野研究进行了点评,同时围绕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刘娟副教授提到“好的选题来自于田野,好的田野成就好的研究”,希望同学们反思自身田野工作的同时,多一些田野的想象力,努力连接理论和实践,带着更深的社会关怀去延伸田野思考。马学军副教授指出,田野深度是“田野三度”奖励计划重要的评选标准之一,即“基于田野调研延伸学术思考,能够实现田野经验和学理分析之间的互动与转换”,建议同学们把田野调研与理论对话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调研的伦理问题。瞿见副教授提到了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相互印证的必要性,在体验和直觉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明晰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也是一种田野研究的打开方式。陈龙副教授强调,收集田野资料只是田野研究的第一步,更关键的是在“后田野”阶段整理所有田野资料、输入自己的“大脑图书馆”,最终输出真正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评审委员会经过闭门讨论,确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的7位同学获得第一届中国农业大学·娴院博士教育基金“田野三度”奖励,来自贵州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9位同学获得入围奖。北京大学张静教授代表评审委员会宣读了第一届中国农业大学·娴院博士教育基金“田野三度”奖励计划获奖名单。

张静教授代表评审委员会对第一届“田野三度”奖励计划进行了点评。她充分肯定了“田野三度”奖励计划的标杆价值,对于引领国内社会科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田野具有重要意义。她指出,一项好的田野研究,不能仅停留在足够长的田野时间上,更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录现象、讲述过程和表达感受上,必须找到有价值的、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问题,记录有价值的事情,并基于田野材料找到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才能显示出研究的厚度和深度。“田野三度”的评审标准和目标设置非常高,尤其是厚度和深度,它们决定了田野长度的意义和价值。

 

颁奖仪式后,16位获奖同学分享了他们申请“田野三度”奖励计划的心路历程。他们表示,这个奖励计划提供了一个再次回顾和思考自己田野研究过程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让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在不同地域甚至不同国家做田野研究的同学能够聚在一起,既感受到不同学科的差异和魅力,又能学习彼此的田野延展度和深入程度,相互启发,收获很大。

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熊春文教授感谢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对学院的信任与支持,并表示学院有信心把“田野三度”奖励计划办好,打造成引领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品牌。同时,他高度肯定年轻学子们的田野研究,希望今后每一届的“田野三度”奖励计划入围者和获奖者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结机制,形成学术共同体,展示出扎根田野、扎根现实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以期发现和分析中国的真问题,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变迁贡献力量。

据悉,“娴院博士教育基金”是由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无偿捐助、在中国农业大学基金会设立的公益捐赠资金,用于鼓励和表彰全国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研究生扎根田野、开展研究。该奖励计划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强化社会科学潜心治学的人才培养导向和关怀社会的学科建设导向。

“田野三度”奖励计划评选以田野研究的长度、厚度和深度作为评价标准,包括“长期持续开展田野调研,能够为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提供充足的经验基础”的田野长度;“融入调研地域和调研群体,能够通过田野调研生动呈现复杂而鲜活的社会现实”的田野厚度;“基于田野调研延伸学术思考,能够实现田野经验和学理分析之间的互动与转换”的田野深度。

【撰稿/王慧清 张颜  摄影/刘伟  责任编辑/王树远】

【16位博士研究生感言

“田野三度”奖获奖人:

王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别荣幸在临近毕业之际,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提供了这个平台,让我以此来系统回顾近四年的田野经历。娴院博士教育基金为在读博士提供了一个高度开放和包容的平台,不仅让我有机会结识来自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优秀的同行,还将天南海北但志同道合的我们汇聚在一起。学生期待娴院的田野活动将会一直持续的进行下去,有更多来自跨学科的田野人加入进来,也期待这个活动越办越好。这本身亦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尹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此次学术活动的成功开展得益于人文与发展学院的精心组织,正因于此才能把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汇聚一堂,相互交流,讲述田野故事,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田野三度”奖励计划为年轻学子提供了学习和交流平台,通过一整天的交流,听到了其他15个扎根田野的故事,认识了15个潜心学问的同学,每个人的田野案例非常鲜活,研究内容富有深度,研究主题有趣,这些都给我很大的启发,希望大家以后多多交流!


陆兵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非常荣幸能够成为第一届“田野三度”奖励计划的获奖人。我非常喜欢奖励计划评选标准中的“长度、厚度、深度”这三个维度,这不仅很好地刻画了一项好的田野调查应具备的品质,体现了奖励计划的专业性,现在也构成了对我在做田野研究时的提醒和激励。毋庸置疑,对于博士生而言,田野调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仅包括推进调研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学理与实践困难,也包括展开长时段田野调查时的巨大开销。从这方面而言,“田野三度”奖励计划提供的资金支持对于在读博士生而言是一项非常难得的鼓励和帮助。再次感谢娴院慈善基金会和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宝贵机会!


姚畅(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感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提供的平台!这是在学界少有的以田野的长度、厚度和深度作为评选标准的奖励,不同于以往唯论文、唯数量的评比。感谢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和老师同学们交流,就像我研究中提到的形成了一种开放流动的知识论述。最后,希望田野三度奖励计划能够继续举办下去,为我们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提供支持,同样也期待我们的研究能够回馈学界和社会。


原璐璐(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首先,感谢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首开先河,以学术视野的高度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设立博士教育基金,为“苦寒”的博士生扎根田野、服务社会、坚守学术给予了极大的认可和激励。其次,感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教授的领衔和所有会务组老师及同学们的辛苦付出。从“田野三度”的自身践行到评审组织工作的高效开展,你们都给我们提供了精神和行为上的绝佳示范。再次,感谢我们研究团队的所有成员。这次汇报虽然是我博士论文田野研究的个人回顾和呈现,但背后是与导师周晓虹教授的引领、指导以及整个团队每个人的辛勤劳动密切相关的。内里的厚重和艰辛,一直铭记于心。最后,还要特别感谢评委会专家老师们的专业评审、提问、点评和总结,以及与会其他15位同学们精彩纷呈的汇报和交流。您们从多个维度拓宽了我对田野研究长度、厚度、深度的深刻认知,让我明白学术永无止境,而我们,也将一直在路上。


张琪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首先,需要感谢主办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以及娴院慈善基金会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田野气息浓郁、学术氛围浓厚的交流平台。恰如前序发言的各位同学所言,“田野三度”交流会对于我们年轻学子而言,是一个非常稀缺的展现自我、提升学习的平台。与中国农业大学结缘是去年暑期在南开进行的中国社会学年会农业社会学论坛,当时的投稿过了三轮审核后在终稿阶段未能获得通过,错失了交流机会,只能于会期参与旁听。此番参加“田野三度”交流会则是充分弥补了去年的遗憾。其次,不同于如今大多数学术交流会那种流于形式,“重社交”而“轻学术”的实践取向,今日我们在“田野三度”的充分还原了一场学术交流活动、学术思想盛宴本应拥有的面貌。在这样一场经验荟萃、思想碰撞的交流会中,我们获得的不仅是猎奇的田野经历,更是学术脉络的连结与团结。譬如,我幸运地发现自己的研究同范玮师兄、王铮师兄有极强的相关性,彼此间甚至可以产生互补与互促,也受到了陆兵哲师兄经验和发现的启发,对于城市规划背后的“黑箱”有了更多的了解。当然,今日的活动只是一个开始,基于这样一个交流平台,我们日后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最后,在此提出一个建议,希望我们可以如其他基金资助项目一样,在日后以今日交流的田野资料为基础的研究成果发表时,注明娴院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一方面,是想要以此表达对娴院慈善基金会的诚挚感谢;另一方面,也希望拓展、加深娴院慈善基金会以及“田野三度”在学界的影响。再次诚挚地感谢各位主办方的老师们。


周重礼(南开大学社会学院):虽然前面几位同学都一一感谢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和山西省娴院基金会,但我在这里还是要重复一遍我的感谢。因为对于博士生来说,这个奖项真的是艰苦的博士生涯中一颗巨大的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是没有这种糖吃的。所以在这里还是要感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和山西省娴院基金会给我们这个机会。虽然今天只用了十多分钟似乎轻轻松松就讲完了过去几年的整个田野经历,但回想起来,田野中还是有很多的心酸和困难。比如说,刚到田野时的陌生和无所适从的状态、田野里经历的思想和价值观的挣扎等等。回想起来还是五味杂陈的。最后,今天在现场也听到了很多其他的优秀的同学们的田野经历,大家的田野都做的特别的扎实、鲜活和有趣,也让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未来要进一步在学习和田野中做的更加扎实和努力,毕竟“嘻嘻哈哈,等于自杀”,未来要更有忧患意识。


“田野三度”奖入围奖获奖人:

范玮(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山西娴院慈善基金会再次表示感谢,十分荣幸能参加此次交流学习!各位同学分享的研究视角、对调查方法的把握、调查过程、对调查材料得处理技术,等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但来了,并且学到了,学习到的经验,将会对我今后更熟练的操作研究方法提供助力。最后希望山西娴院慈善基金能对“田野三度”平台继续提供支持,祝“田野三度”越办越好!


高源(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首先,我要感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与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共同搭建的“田野三度”平台。这不仅给予全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生提供了展示、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同时也让大家观摩、共享了田野调查及其研究的多元化的方式和范式。在此基础上,我很荣幸被选进第一届“田野三度”奖励计划评审交流的展示环节。一方面,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我博士四年的田野调查工作,以及持续关注西南山地民族农民与市场衔接、国家在地方的再分配机制运作等问题上的认可。另一方面,这也让我意识到自身田野调查研究的局限性、单一性和不平衡性,促动我今后在关注国家、市场和山地民族的关系问题方面,能够秉持广阔视野,添加更多比较分析,并将田野调查的重心适度向国家、市场、地方政府等村庄社会外部主体转移。这是进一步丰富、提升自身学术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过程。最后是祝福:我要祝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在持续引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方面更加辉煌,也祝愿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在社会服务发展事业等方面不断攀升。谢谢大家!


郭靖雯(复旦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这是一次很好的梳理自己阶段性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的机会。在今天的演讲展示汇报中,我看到了人类学专业以外的同学所做的扎实、厚密的田野调查,感慨良多,受益良多!这次交流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天,但相信这一天的所思、所想、所闻,一定会长久地影响我们未来的学术生活。


郭先举(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非常感谢中国农业大学能够提供“田野三度”这样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分享平台,让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田野的我们汇聚在一起。十分遗憾由于我在海外没能线下参加,因为线下交流往往能激发出更多的灵感火花和结下学林友谊。但是从深夜到凌晨再到上午,十多个田野的精彩分享,已经让我受益匪浅,同侪的优秀也让我感到自己还需要继续努力。


刘继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 首先非常感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山西娴院慈善基金会,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宝贵的平台,让我能够得以将自己的田野故事分享给大家。因为我所关注到的这个村落位于贵州省非常偏远的大山里,长久的田野相处让我对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所以我非常想要将那里的故事、那里的人们奋进向上的精神分享给大家。正如我本次分享的题目所言,“搞就有希望”,这句口头用语充分地展现了贵州山区人民那种愚公移山式的坚韧和勇往直前的生命力。我相信,今后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和山西娴院慈善基金会的强强联合下,全国的乡村振兴事业都会越来越好!我也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保持“田野三度”的研学精神,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田野工作者。


唐成玲(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一是感谢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人文与发展学院为我们搭建平台去分享我们的田野故事。有人说,一个博士论文其实只有三个人看,自己、导师和评审专家,“田野三度”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反思、分享我们博士论文的田野经历,对于过程的回溯能让我们有更多关于学术、关于研究、关于生命的思考。二是准备“田野三度”的过程也是给我们动力和机会重新去回顾、梳理自己的田野经历。于博士生涯而言,最后成形的博士论文或许是我们博士时光的见证,但完成博士论文过程中的田野经历往往决定了博士论文的长度、厚度和深度,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田野经历都将是未来科研和人生之路的重要积淀。三是感谢这个交流平台能够让阵容如此强大的评委老师团队来听我们的“小故事”,这既是莫大的荣幸,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老师们的建议将有助于我们未来走得更实、走得更远。


王丽圆(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我非常荣幸能够入围第一届“田野三度”奖励计划,在准备这个赛事的过程也帮助我重新回顾和再梳理了我的田野过程和厚重的资料。在这一整天的赛事会场中,我真真切切地收获了非常多的学术知识: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学子展现的深度田野经验,以及他们在田野中提取的学术理念和发表的高质量学术成果,都让我深表赞叹,作为才刚开始博论写作的我,我在其中学习到了宝贵的知识。我要再次感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山西省娴院慈善基金会,他们给予了我们这样一个宝贵的平台和机会,去展示学术领域中一直被忽略的“田野过程”。同时,金钱的资助与学术平台的合作,让我看到了人文社科美好的未来与发展前景——学术中的田野过程被越来越重视,弘扬扎根田野的端正态度,鼓励更多学术人热爱祖国的山河大地,进入田野,提升人文社科的社会影响力!第一届的圆满落幕,开启了新的航程,期待“田野三度”的明天更美好!


杨斌(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这次“田野三度”的活动让我收益很多,从材料准备、材料分析等方面的能力都到了很好的提升,特别是看见那么多优秀的小伙伴们的研究值得我认真学习。而且,经验研究难出成果,田野三度的这种支持真的是非常难得的,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就奖项来说,我觉得谁拿了“大奖”好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我觉得是我们几个人年轻人聚起来的场景,然后台下那么多老师听我们作自己的展示,这是田野研究最珍贵的平台。最后,再次感谢乔会长和叶老师及人发院的组织,也很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以后发达了、出名了能够给我们基金会支持,谢谢大家!


杨辛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对我而言,收获有两点:第一,作为一名博士一年级的学生,跟各位学长学姐们交流,一方面获得了更广阔的视野和田野方法,另一方面,参与娴院计划的过程,也是对于自己的博士选题逐渐清晰和凝练的过程。第二,以往认为,田野调查方法更多地适用于我们人类学、民族学专业,但跟大家交流后,发现更多交叉学科正在使用这一方法,以后有机会展开更多的合作与交叉。再次感谢娴院、中国农业大学和人发学院给了我们交流展示的平台!


  • 联 系 人 :学院办公室
  • 办公电话:010-62731320(西)
    010-62738898(东)
  • 办公地址:西校区中德楼105房间
    东校区民主楼233房间
  • 电子邮箱:cohd@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