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聚焦云岭发展,共鉴世界乡兴
——我院留学生赴滇实践调研
点击量:
发布时间: 2025- 02- 21

为深入推进来华留学教育体系建设,增进留学生对中国乡村振兴实践的理解,充分发挥高校在乡村发展研究中的桥梁作用,2月8-13日,我院组织来自亚非拉12个国家的38名留学生赴云南省开展实践调研。此次调研由汪力斌教授、王妍蕾副教授带队,通过走访村庄、入户访谈、实地考察、学界对话与文化交融等形式,夯实留学生理论教育的同时,引领他们深入学习中国乡村发展经验,共鉴云南乡村振兴的卓越成就与民族文化的独特韵味。

调研期间,学院党委书记林涵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共同参与了西双版纳曼峦傣寨的活动,并送上寄语。林涵对留学生们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云南拥有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以及丰富的乡村发展经验,为留学生了解中国乡村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与素材。林涵还对留学生提出了多思考、多发问、多交流的殷切期望,鼓励他们将此次调研所学运用到本国乡村建设中,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这不仅为本次调研活动,也为留学生今后的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

 

一、深入乡村一线,探索发展新篇

在为期一周的调研行程中,留学生们走访了昆明与西双版纳的多个示范村庄。在昆明,富民县石桥村、安宁市雁塔村、晋宁区福安村和小渔村历史悠久、风光旖旎、传统民居独具特色。当地依托这些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昆明市与我校签订战略协议,在李小云教授团队助力下,共同探索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新路径。来自马拉维的Lazalo Zimpita感慨:“这里乡村发展潜力巨大,政府、高校和村民紧密合作是关键,我希望能把这种发展模式引入我的祖国。”

 

 

西双版纳勐伴镇的曼峦傣寨和瑶族河边村,为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研究样本。曼峦傣寨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打造特色民宿与咖啡馆,成就“三曼乡村旅游综合体”发展范例;河边村在李小云教授团队帮助下,借助“瑶妈妈客房”项目、旅游推广与合作社模式,实现从深度贫困到小康的跨越。来自埃塞俄比亚的Tsinat Getachew Adinew赞叹:“短短十年,河边村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和社区服务等方面成果显著。其发展得益于良好治理、旅游业带动和产业多元化,让我看到发展方向与希望。”

 

 

此次云南乡村实地考察,为留学生打开乡村多元发展新视野。他们收获的宝贵经验,将成为推动本国乡村建设的灵感之源,充分展现出云南乡村振兴实践在国际交流中的示范价值与引领作用。

二、对话学界精英,汲取智慧力量

调研期间,我院在西双版纳曼峦站村成功举办第八期全球治理与发展系列对话,本次对话聚焦“全球南方与新发展主义”。全球南方智库(NeST)核心成员、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首席执行官Elizabeth Sidiropoulos,印度发展中国家研究和信息系统研究院院长Sachin Chaturvedi,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国际研究、政治经济关系研究部负责人Andre de Mello e Souza,德国发展与可持续研究院(IDOS)研究部负责人Stephan Klingebie,以及我校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等学界知名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新发展理念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入研讨。这一活动拓宽了我院留学生的国际视野,还为他们搭建起与专家直接对话的珍贵平台。

 

 

活动现场,留学生们积极提问,就政府扶持政策、社会资本引入、高校技术支持等内容与专家深入交流。专家们耐心解答并分享经验,讨论范围从政府在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延伸至基层参与机制设计,内容广泛且深入。这场交流不仅拓展了留学生的学术视野,更为他们日后推动本国相关研究与实践筑牢根基。对话尾声,学者们寄语国际留学生,强调其作为未来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应立足本国实际,秉持开放学习态度,积极投身实践,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体验民族风情,促进文化交融

此行云南,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成为留学生深度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重要契机。在贝叶经刻写与傣陶制作活动中,留学生们手持木笔,在贝叶上镌刻傣文,探寻傣族文字的演变轨迹与文化传承脉络;或围坐慢轮旁,亲手捏制陶艺作品,体悟慢轮制陶技艺的独特精妙。

 

 

在学习傣武术和体验传统射弩时,他们领略到傣族舞蹈文化的独特韵味,以及古老狩猎文化的神秘魅力,对傣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留学生们还参与了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的泼水狂欢,在水的泼洒与祝福中,感受独特的节日氛围。来自坦桑尼亚的Catherine Alphonce Mngoni感慨:“泼水节太有趣了,大家相互泼水送上祝福,现场热闹非凡,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夜幕降临,民族风情浓郁的篝火晚会将文化体验活动推向高潮。熊熊篝火照亮夜空,也点燃了留学生们的热情。当地居民热情邀请留学生共舞,此时,文化差异不再是阻碍,不同国家的人们共同成为这场盛会的主角,生动展现出不同文化相互交融所绽放的绚丽光彩。

四、对比反思取经,展望发展未来

调研行程圆满收官,留学生们的思考与探索仍在持续。他们将在中国乡村观察到的发展模式、实践成果,与本国乡村实际深度对比。缅甸留学生Nandar Aye Win感慨:“中国乡村发展中,社区参与和政府支持对可持续发展极为关键。云南乡村的成功经验值得缅甸借鉴,希望能推动社区驱动型旅游、合作社助力农民增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塞拉利昂的Alieu Kamara总结道:“塞拉利昂文化遗产丰富,但缺乏有效利用文化资源获取经济收益的组织,基础设施不足也制约发展。我们应在完善基建的基础上,借鉴云南模式,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与集体农业,鼓励社区组织文化活动,促进旅游业发展。”

他们深入剖析云南乡村在产业振兴、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多方面经验,思考如何与本国国情融合,积极探寻适合本国乡村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

 

此次云南调研,是乡村发展经验与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留学生们收获颇丰,立志成为中国经验的传播者,将这些宝贵经验融入本国乡村建设。愿他们以此次调研为新起点,持续加强交流合作,博采众长,汇聚多元智慧,共同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让中国乡村振兴智慧在全球落地生根,携手迈向美好明天。

【图文供稿/周嘉钰 编辑/郑宇洋 审核/吴惠芳】

  • 联 系 人 :学院办公室
  • 办公电话:010-62731320(西)
    010-62738898(东)
  • 办公地址:西校区中德楼105房间
    东校区民主楼233房间
  • 电子邮箱:cohd@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