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由我院法律系主办、法律研究协会协办的“法学大讲堂”第37讲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举行,北京华允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合伙人李毅律师受邀作“民商事律师职业道德纪律规范与职业伦理”专题讲座。法律系60名学生参加了讲座。
李毅律师首先与同学们探讨了两个科技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人工智能的伦理指导问题和服务型机器人的基本伦理问题,以此引导同学们善用人工智能并积极思考其背后的法律伦理。
随后,李毅律师列举了四个在法律实务中遇到的困惑和难以解决的情景,与同学们在互动扮演中探讨如何把握律师执业的底线和边界。通过角色扮演和李毅律师的讲解,同学们明白了一名法律人坚守职业伦理的前提,是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训练有素的底层逻辑,在理性中添加一些温度,以个案正义推动法治进步。
此外,李毅律师通过大量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给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律师与委托人之间、律师与同行之间的关系规则和律师业务推广的行为规范。她指出,律师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委托人的合法利益,在代理过程中“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震撼心灵”。要与同行公平竞争,维护执业秩序、维护律师行业的荣誉和社会形象。在推广业务时,要接受律师事务所统一委托,严格按照规定签署书面委托合同,同时也要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最后,李毅律师讲述了“律师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她表示,想要成为真正卓越的律师,要具备批判性思维、时间管理能力、想象和创造力,在执业过程中感受其中的快乐与孤独,真正做到“具有哲人的素质和学者的气质”。
【图文/孙清扬 魏兰 编辑/杜丽娟 审核/刘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