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农政与发展”讲座第十八讲:理解“留守者”境遇的一个替代框架

发布时间:2012/10/08  点击量:

“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第十八讲

理解“留守者”境遇的一个替代框架

 

927日上午澳大利亚著名学者塔玛拉·杰华Tamara Jacka)在人文与发展学院报告厅为我们带来了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第十八讲——理解留守者境遇的一个替代框架。杰华从解析家户概念入手,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变革中的农村家庭的新思路,将农民研究引向更具历史感和关联性的范式中,引发了大家的深思和讨论。

塔玛拉·杰华是研究当代中国性别关系与社会变迁的著名学者,现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学院政治与社会变迁系高级研究员。她一直致力于当代中国性别关系与社会变迁研究,目前正在完成由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资助的项目 ——“中国农村妇女性别与发展方法的变迁,即将开始中国农村性别、家庭冲突与自杀的研究。主要著作包括:《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2006),《中国农村女性的工作:改革时代的变迁与延续》(1997),以及合编著作《人在旅途:女性与当代中国的城乡流动》(2004)等。其中,以北京市海淀区民工聚居地的女性农民工生活调查为材料出版的著作《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和社会变迁》,被评为2007年度最优秀的东亚人类学著作,并获得美国人类学协会许烺光奖。她也是国际期刊《亚洲研究评论》的合作主编以及《世界劳工》、《中国研究》等的编委会成员。

杰华首先引用了学者迈克·道格拉斯提出的概念家计过程”(householding指的是家户创立与系的程。它是一个不断化的、动态的社会程,包含了生命周期的各个段,超出了家庭的范。从解释这个概念入手,杰华逐步向我们阐释一个在国际上日渐被重视的研究框架,也就是超越家庭这个静态的研究单位,将家户作为替代的研究单位。家户是一个广泛联系、且动态的研究单位,在学者迈克·道格拉斯那里,家计过程是与全球分工和社会再生产联系在一起的。从家户研究中,道格拉斯试图去分析全球分工变化对亚太地区农村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农村家庭是如何适应社会变迁、同时做出有利于家庭长远利益的选择的。

此后,杰华进一步向我们分析了家计过程模型的优势所在,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家计过程特别重视迁移行为与农民生活之间的联系。家计过程将迁移视为农村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它抽离出来。迁移也不仅仅只是一个改善家庭经济条件的策略,家计过程对迁移的解释能使人们更全面地理解迁移与村地区社会经济关系在其他方面的多向系。同时,家计过程关注再生(包括社会再生),以及生和(狭的)的家策略。当然,家户策略并不是一种仅仅向外的研究范式,它同时能有效地分析家内部的利和冲突,以及源的分享。这几个方面的优势,杰华都在其后实地调查的案例中进行了更生动地解释。

在接下来的讲述中,杰华将她所做的两次调查研究作为使用家计过程框架进行分析的范例,向我们进一步解释了家计过程是如何指导她的研究的。杰华在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法和半结构访谈法,从调查结果看,农村留守妇女和非留守妇女在生存样态统计上无著差异,但引入家计过程框架分析农村家户的时候,得到了很多具有启发性的结果。

杰华通过对一位李姓妇女家计过程的分析,试图向我们呈现家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的迁移行为也并不是像过去的研究中那样,仅仅是经济利益驱使而产生的现象,外出打工是和家庭内部的权力斗争、家庭内劳动分工,以及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因素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忽视复杂的因素而把外出打工作为一个单纯的家庭策略进行研究。

杰华还总结了家计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首先,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其时间有长有短,主要根据家庭内部面对的复杂情况而定。第二,家庭依靠分享与合作。亲戚之间的互助在家庭内部非常重要,家庭内的劳动分工对家户的维持也具有重要意义,这其中还包括了妇女与娘家的纽带,很多情况下,妇女在夫家的地位需要娘家作为依靠,她本人也需要娘家不同程度的照顾,所以,家庭成员的互助是夫妻双方家庭都要承担一些责任的。第三,正是因为家户涉及扩大家庭之间的互动,其中牵涉到分工和矛盾,妇女在家庭决策中处于弱势,而且时常要面对家庭暴力,女性也缺乏财产权。这种矛盾也在杰华分析的李姓妇女的经历中有所体现。

在讲座的最后,杰华强调了家计程的概念对她分析动对中国村留守女生存样态带来的启示,她认为家计过程是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屠晶整理,刘娟编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