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农政与发展”第25讲:资源采掘——包容性发展抑或新帝国主义?

发布时间:2013/04/16  点击量:

  4月11日下午,2013年春季学期“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在人文与发展学院报告厅开讲,这也是自2011年9月开始的这一系列讲座的第25讲。来自加拿大圣玛丽大学国际发展研究系的亨利•费尔特迈尔教授,以拉丁美洲为例,向大家展示了近些年发展领域颇受关注的一个议题——新资源采掘主义,并探讨这一发展模式到底是一种能够惠及大众的新的包容性发展,抑或仅仅是披了一件美丽外衣的新帝国主义掠夺模式。
  费尔特迈尔教授首先回顾了传统的资源采掘主义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对其他地区自然财富,如贵金属、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掠夺,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完成了自身的积累和发展。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美苏之间的竞争和去殖民化的进程,以自然资源换取位于世界体系中心地区的工业制成品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中的关键部分。然而,许多处于外围地区的国家并没有因此进入到持续发展通道。依附理论和拉美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这种国际关系结构使处于体系中心的国家受益,但不利于外围国家的发展。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则提出了“资源诅咒”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有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反而比资源稀缺的国家发展落后。无论是结构主义者还是依附理论的倡导者,抑或新古典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资源采掘很难提供一条通往发达的道路。因此,二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了国家主导的发展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由传统的采掘主义转向注重对人力资本的剥削。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将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而产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了资本积累的源泉。最近一段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拒绝,一种新的资源采掘主义开始被各个自然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所接受。
  对于这些采取“新资源采掘主义”的国家来说,他们拒绝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本国资源的肆意掠夺。事实上,新自由主义在这些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进而引发了以农村无地“工人”、半无产阶级化的“农民”和地方社区为基础的抵抗运动。作为对这些问题的回应,新资源采掘主义依靠大规模的外国投资开采自然资源,并以“初级”产品形式出口获取财政收入,用于包容性发展,确保社会产品的公平分配和贫困的削减。国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负责对跨国公司进行监督,使其对自身造成的环境破坏负责,并确保从资源采掘中获取相当份额的收益。对于这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来说,资源采掘是一个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经济机会”。
  费尔特迈尔教授却并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新资源采掘主义应该被视为一种新的帝国主义形式,而不是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它为帝国主义争取更多的利益服务,其基础是资本的统治地位。通过拉丁美洲国家和作为投资方的加拿大的案例,费尔特迈尔教授人为资源采掘主义这样一种落后的资本主义形式并不能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面临着与传统采掘主义所遇到的相同的问题,即从长远来看,出口的贸易条件会不断恶化。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的发展依附于外国的资本,国家的地位因此被削弱,相对于外国投资者,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无论在收益分配还是在对当地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新采掘主义所带来的是一种新的“原始积累”形式,它不过是资本主义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攫取以及通过剥夺生产资料创造“剩余农村劳动力”的另一版本,与之并存的,必然是农村社区环境与生计的退化以及持续不断的抗争。
  亨利•费尔特迈尔教授于1976年进入加拿大圣玛丽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并于1985年在该校创建国际发展专业。他近年关注的核心主题是全球化与发展,其研究兴趣还包括新社会运动、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等领域。他曾于2000-2007年担任《加拿大发展研究》杂志的主编,现为发展研究领域有名的学术期刊《农民研究》的编委。
  本次讲座开始前,是一个简短的追思仪式,以缅怀2013年1月24日因病不幸辞世的著名学者邓正来先生。参与讲座的师生全体起立默哀一分钟,随后播放了记录邓正来教授一生经历的短片——《惜别邓正来》。邓正来教授于2012年9月20日曾来校进行“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第16讲,对中国都市化的法律进行反思;12月4日再次来到人文与发展学院,进行了关于市场、社会与政治的特别专场讲座,其研究真问题追求真学问的态度和精神极具感染力。(于乐荣、丁宝寅、李静整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