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发〔2018〕05号)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指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是指由于人为原因、软硬件缺陷或故障、自然灾害等,对网络和信息系统或数据造成危害,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具体可分为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设备设施故障等。
学院网络和信息系统包括: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网络广播、数字出版物等新媒体平台。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学院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下称“领导小组”),作为领导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组 长:景发、叶敬忠
副组长:张克云、武晋、何慧丽、龚利、吴惠芳
成 员:各系党支部书记、各研究中心主任
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作为具体办事机构,负责日常事务性工作。
工作组成员:刘伟(网络安全员)、范晨辉、王树远、邵念念
三、预防与保障
1、加强制度保障。不断完善《人文与发展学院网站管理工作手册》、《人文与发展学院新媒体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等条例,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2、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教育。以多种形式开展网络和信息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3、做好安全防护。通过多种方式构建起牢固的安全防护体系,如加强日常监测反馈工作、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等。
4、重视数据备份和加密工作。对于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和加密,增强网络信息内容的安全性,分散风险,提高保障。
四、监测与预警
在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测防护体系下,学院建立健全自身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测预警机制,按照“先审核、后发布、再复查”的原则,保障信息发布准确无误;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要求,进行信息监测,及时反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要求,明确责任,严抓落实。
1、工作组成员保证每天不同时段查看学院网站、新媒体平台等网络和信息系统,特殊时期须着重注意网络安全;保证每周定期检查公共机房、电视、电脑等硬件设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学院对各系、各研究中心的二级网站运行者及新媒体平台运营者进行登记备案;各系党支部书记、研究中心主任对本部门独立运行的网络和新媒体平台进行监督和检查,学院将不定期进行抽查。
五、应急预案
若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领导小组与工作组要根据实际情况迅速作出研判,及时给予响应和处置:
1、网站或新媒体平台出现非法言论时。若情况紧急,工作组应首先采取删除措施或勒令删除措施;查明非法信息来源,并做好记录工作,之后再按照程序向领导小组进行汇报结果,有针对性的加强防范或进行相关追责。若情况模棱两可,应首先汇报领导小组进行研判,根据研判结果采取对应措施。
2、受到黑客攻击时。当发现网页内容被篡改,或者发现新媒体平台被盗用,应立即向学院工作组通报情况。网络安全员应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并向领导小组进行情况汇报;领导小组根据网络安全员汇报的情况进行研判,如情况严重,应及时向学校网络中心和保卫处进行汇报。如有必要,网络安全员应协同有关部门共同追查非法信息来源。
3、受到病毒入侵时。当发现计算机感染病毒后,应立即切断该计算机的网络,及时对该设备上的硬盘数据进行备份;利用反病毒软件对该设备进行杀毒处理,同时对其它设备也进行病毒查杀处理。如发现病毒无法被查杀,应立即向联系网络安全员,由其进行专业的病毒查杀。如网络安全员仍不能对病毒进行查杀,应立即向领导小组进行汇报,由领导小组进行研判,根据研判结果采取措施。
4、设备硬件安全受到威胁时。当设备硬件受到安全威胁,比如机房失火、机房漏水、设备老化、设备损坏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工作组,工作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5、应急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刘伟,62736368,62734145
六、附则
本预案由人文与发展学院党政联席会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