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报告

【社会学与人类学系讲座】齐美尔与现代社会

发布时间:2021/10/20  点击量:

内容简介

齐美尔从考察人的生存体验出发,提供了对于现代性的文化诊断。透过货币的视角,齐美尔勾勒了一幅不仅关乎现代人,更是关乎人类整体的生存图景。在他看来,虽然现代社会呈现出了货币逻辑主导一切的图景,但现代问题的实质在于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的压制,即文化危机,现代社会的货币现象及现代生活所呈现出的货币风格只是文化危机的表征。文化危机是现代“忧郁”体验的更深层原因,却不是其根源所在,“忧郁”的根源存在于生命与形式的永恒对立之中,这重张力构成了人类“永恒忧郁”的生存体验。正是在“忧郁”难以根除的意义上,齐美尔用“文化悲剧”来指称人类整体的生存图景。然而,齐美尔也指出,面对以客观文化压制主观文化为表现的个体生存的“形式化”过程,个人可以在“个体法则”的鼓舞下,对文化客体做出必要的反抗,这种反抗在宗教和艺术领域有着突出表现。

 

主讲人介绍

李凌静,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编审,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理论。

代表作:《货币之桥上的迷失者——齐美尔论货币与现代性体验》、《从哲学到社会学——兼评魏因加特纳:<经验与文化:齐美尔的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性视域下的马克思与齐美尔货币理论比较研究。

 

阅读文献推荐

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西美尔:《附录:1870年以来德国生活与思想趋向》,《宗教社会学》,曹卫东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西美尔:《现代文化的矛盾》,《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年。

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