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新媒体与城乡治理——第三期市·野乡村传播工作坊线上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1/11/20  点击量:

11月19日,由我院媒体传播系主办,乡村传播研究中心、乡村视觉艺术中心协办的第三期市·野乡村传播工作坊线上顺利举行。本期工作坊以“新媒体与城乡治理”为主题,由媒体传播系系主任李红艳主持,8名学者围绕该主题进行了分享与讨论,270多名师生参加此次工作坊。此期市·野乡村传播工作坊也是媒体传播系建系20周年的特别活动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牛耀红老师以《地域性网络社区: 何以可能?》为题进行发言。牛耀红老师表示,他以小溪村“为村”平台为研究对象,采取“过程—事件分析”的方法论,并通过历时性考察追踪基于网络社区的诸多事件,以过程化方式提供一副清晰的网络社区图景,即地域性网络社区的生成、发展、断裂和重组。他认为,在地域性网络社区生产过程中包含内部意识和外在利益两种机制在实践中发挥了作用,同时他提出这种网络社区与熟人社会的网络社区生产的不同机制。随后,南京大学夏倩芳老师围绕社区的边界与概念以及社会科学理论的规范性和经验研究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问题,以及经验问题、经验研究如何和社会科学规范的理论和概念对接。

华中农业大学余霞老师以《微信社群:一个乡村治理的新场域》为题进行发言。余霞老师表示,她采取民族志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对两个民族地区的村子的村民微信群开展研究,讨论了行政力量主导下村民参与协商的场域、纵向关系主导下纵横结合的信息传播结构以及多种信息共存的社群关系网络等内容。她认为,微信社群扩大了乡村治理主体范围,村民参与有助于实现协商式基层治理,有助于基层民主建设;微信社群中的乡村基层治理降低了治理的操作成本,提高了治理效率;微信社群为乡村基层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场域,有助于未来的数字化乡村秩序的形成与稳定。随后,云南大学郭建斌老师围绕着社群、场域等观点进行讨论,并提供一定的思路建议。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吴麟老师以《寻求连接:媒介机制与农民工创业行动的关联》为题进行发言。吴麟老师表示,她基于行动主义的传播实践,于2016年起深度参与小花村农民工的具体返乡活动中,尝试以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提升、扩散、共享”为纽带,与村民一道寻求创作更多“就地就近”的就业机会。在此过程中,吴麟老师聚焦于“创业实践与作为机制的媒介”,讨论乡与城的连接、民与官的连接以及社区内部连接的问题,一方面她认为三连接是小花村在创业活动中需要直面的至为关键的关系,另一方面她认为媒介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在寻求实现连接方面能够有所作为。随后,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斌老师围绕着连接与关系的异质性和如何看待城乡连接中的“变量”问题进行讨论和提问。

李红艳老师以《永远在场:微信里的新文化时间》为题进行发言。李红艳老师表示,她采取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晋中A村的文化活动进行全方面考察,重点围绕着微信里的循环时间和微信-场景时间的形成两个层次开展研究。她认为,在微信时间中,乡村的“新”文化已展露头角,并形成了独特的时间,这种乡村“新”文化时间呈现出农业时间与微信时间交互的特征,并将村落场景与微信时间结合起来,构成一种独特的微信里的循环时间,将在乡村文化的延展与重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后,浙江农林大学的鲁可荣老师围绕乡村文化的时间与空间的边界进行讨论和提问。

本次工作坊内容精彩纷呈,反响热烈。市·野乡村传播工作坊不仅是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与国内知名学者对话、沟通的机会与平台,还对于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开阔学术视野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文供稿/媒体传播系  责任编辑/王树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