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21年博士后招聘岗位

发布时间:2021/03/16  点击量: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作为中国农业最高学府中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多年来始终坚守着“为天地立心传道受业育英才,为生民立命济世安邦解民艰”的宏大情怀;倡导着“育人为本、学术为业、生机勃发、志趣高洁、温馨团结”的发展理念;奉行着“敢为人先、默默超越”的学院精神。

学院坚持扎根乡土、扎根乡村,紧扣农业、农村和农民重大主题开展学术和研究工作,探寻国家发展和乡村变迁的路径和轨迹,业已在发展研究、农政转型、精准扶贫、农业文化、生态补偿、创新管理、农村法治、留守人口、乡村社会、乡村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学院致力于在“三农”与发展相关领域建立学术话语权、媒体讨论话语权和政策建议话语权,力争成为全国“三农”与发展研究的学术中心和重要“智库”,成为“农政变迁”研究的国际学术中心。

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于2019年同时获批。为进一步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博士后队伍在学院“双一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现公开发布2021年博士后岗位需求。

欢迎国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这里有深厚的人文情怀、雄厚的研究实力、严谨的治学精神。期待与您在美丽的农大校园相逢,我们一道“重拾人文情怀,讲好发展故事”。

一、基本条件

政治立场坚定,身心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二、岗位类别及待遇

1、国家项目博士后:包括“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引进项目等国家项目,资助总额不低于30万元/年。

2、学校项目博士后:学校、学院和合作导师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资助。由学院流动站推荐,报学校遴选审定。资助总额不低于15万元/年。

3、自筹经费博士后:主要由合作导师资助,学院可给予配套经费支持。由学院流动站审定,报学校备案。资助总额不低于10万元/年。

4、考核优秀者可优先推荐学校师资招聘。

三、岗位需求

序号

合作导师

一级学科

研究方向

具体要求

联系方式

1

李小云

社会学

贫困研究;农村发展

1.已取得一定学术研究成果,具有从事高水平研究的潜力;

2.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学术潜力、较好的中英文教学能力和一定的国际交流经验;

3.有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教育背景优先考虑。

xiaoyun@cau.edu.cn

2

叶敬忠

社会学

农政变迁研究;乡村振兴研究

1.具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背景;

2.能熟练阅读英文专业文献,有较强的英文写作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学术潜力和较好的中英文教学能力。

yejz@cau.edu.cn

3

吴惠芳

社会学

农政变迁研究

1.具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背景;

2.能熟练阅读英文专业文献,有较强的英文写作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学术潜力和较好的中英文教学能力。

wuhf@cau.edu.cn

4

臧雷振

社会学

治理绩效与社会政策;计算社会科学

1.具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背景;

2.能够熟练阅读英文专业文献,有较强的英文写作能力;

3.在相关领域已从事过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zangleizhen@cau.edu.cn

5

徐秀丽

社会学

国际发展与南南合作

1.具有发展研究等相关专业的学科背景;

2.具有中非研究、对外援助或经济技术合作研究或南南合作等领域相关的研究经验和产出。

xxl@cau.edu.cn

6

陆继霞

社会学

南南人口流动

1.具有社会学、人类学或管理学专业学科背景;

2.博士论文研究或已有研究成果与国内或跨国人口流动相关。

lujx@cau.edu.cn

7

李小云

公共管理

国际发展援助;非洲发展;发展理论

1.已取得一定学术研究成果,具有从事高水平研究的潜力;

2.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学术潜力、较好的中英文教学能力和一定的国际交流经验;

3.有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教育背景优先考虑。

xiaoyun@cau.edu.cn

8

左停

公共管理

反贫困与社会救助

1.熟悉反贫困与社会保障的研究前沿和进展;

2.具有探索性研究的能力。

zuoting@cau.edu.cn

9

唐丽霞

公共管理

乡村振兴与发展

1.具有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背景;

2.博士论文研究或已有研究成果与扶贫治理或乡村振兴相关。

tanglx@cau.eud.cn

四、合作导师简介

李小云,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兼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妇联书记处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科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贫困研究、农村发展研究、性别与发展研究、国际发展与非洲发展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2017年提出有关2020后的贫困问题的建议,得到了中央最高领导人的重要批示,影响了2020后减贫战略的政策制定。2015年深入云南少数民族村寨进行驻点扶贫实践,创新出“河边扶贫模式”。2004年获得首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科研奖)、2011年获得国务院扶贫办授予的“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称号、2017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2018年获得“中国公益十大人物”称号、2021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奖”。

叶敬忠,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兼任北京市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副主编等。研究领域包括:国家发展与农政变迁、发展干预与社会转型、劳动力流动与留守人口、小农农业与土地制度、农村教育与社会问题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多次获得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主要著作包括:《发展的故事》《别样童年》《阡陌独舞》《静寞夕阳》《双重强制》《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等。译校著作包括:《遭遇发展》《农政变迁的阶级动力》《新小农阶级》等。

吴惠芳,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市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发展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高校青年英才支持计划支持,国家级精品课“农村社会学”教学团队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业与农村社会学、贫困问题、性别问题、农村留守人口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等各类课题多项,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农村教育:反思发展主义的视角》《农村留守人口:反思发展主义的视角》《留守中国》《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等。

臧雷振,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助理、发展研究与社会政策系系主任、教授。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人才),兼任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研究员,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学术委员。曾任日本东京大学JSPS特任研究员和JF研究员(2015-2018),墨尔本大学亚洲研究院客座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助理,哈佛大学Rajawali学者等。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Springer等出版中英文专著或译著多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完成的学术论文见于国内外CSSCI、SSCI和SCI主要学术期刊,如《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Research Policy,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Governance等,中文论文逾20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等转载。主持国家社科(一般和重点)基金、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各多项。

徐秀丽,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曾驻访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英国国际发展研究院(IDS)、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等高校和机构。在亚非拉、欧美等地有较为丰富的访学和研究经历,在World Development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数篇论文。研究主题包括:国际发展援助政策及其微观实践、中国“走出去”过程中的文化遭遇、发展研究与发展思想变迁等。目前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关注国际发展体系中的多元主体架构、实践社群和发展知识。致力于传播发展研究和国际发展知识,是国际发展知识平台“国际发展时报(IDT)”的联合发起人。

陆继霞,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学学会发展社会学分会理事、北京社会学学会理事。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IDS)访问学者、瑞典隆德大学东亚与东南亚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南南人口流动、中国对外援外、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和其他横向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其他国内外重大研究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50篇。

左停,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统战部建言献策专家组农业组秘书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常务理事、社会救助分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农村减贫发展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研究课题,发表论文200余篇。主要著作包括:《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研究》《不发达区域经济学》《技术发展与农民参与》《农村公共政策分析》《变迁与发展:中国农村30年》《社会保障与减贫发展》《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与乡村振兴》等。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扶贫和低保两项制度衔接、四省藏区社会保障减贫、综合保障性扶贫、产业化扶贫、扶贫综合保险等方面提交的多项政策建议获得中央领导重要批示。

唐丽霞,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发展管理系系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院长,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秘书长。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获得“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特殊贡献奖”。长期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农村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关注贫困、弱势群体以及农村社会政策实施和执行等问题。近年来从事中国对外援助、非洲农业发展的研究工作,曾前往赞比亚、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马拉维等国进行实地调研。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各种著作20部,代表性著作包括:《变迁与发展:中国农村三十年》《中国财政扶贫资金的瞄准与偏离》《国际发展援助概论》《农村公共政策分析》《发达国家的对外援助》等。

五、申请流程及联系方式

1、申请人可全年提交申请,中国农业大学于3月、6月、9月、12月的10号之前对申请进站人员进行集中学术评议。

2、申请人与合作导师达成意向后,参照《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后管理办法》,将申请进站相关材料发送至邮箱:panlu@cau.edu.cn

3、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后工作管理小组经过初审后,协助申请人完成申报材料准备工作。


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后工作联系人:

潘璐:010-62732374(办),panlu@cau.edu.cn

六、其他规定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pdf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