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秩院庆】学术活动|“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主题讲座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2/12/13 点击量:
12月9日晚,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黎明教授受邀作了“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的学术报告。臧雷振教授主持此次讲座。200余名校内外师生线上参与了此次讲座。
李黎明教授分“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社会转型与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小结与讨论”四个维度,依托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及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结合国内国际两种视野,统筹理论与量化两种讨论方式,条理分明得为参会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首先,李黎明教授从理论特征的维度探讨了“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一方面指出西方所谓“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皆具有地域性,同属于地方性知识,代表了人类文明的不同形态;另一方面结合西方和中国的不同发展经历,指明了“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别所在。在此基础上,李黎明教授认为,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是线性的,而是经历了几次重大转折;现代化不是直线的,分阶段却没有尽头,是加速的却不是一帆风顺的。
随后,李黎明教授介绍了社会转型的概念——是指社会各领域全方位的、成系统的、同步的转型,意味着不同社会群体相互间社会关系的整体变化,由此引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三次社会转型:第一次转型指向“政治的30年”(1949-1978),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成了独立自主的社会;第二次转型指向“经济的34年”(1978-2012),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次转型指向“社会的37年”(2012-本世纪中叶),中国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讲解过程中,李黎明教授通过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和沿时间线梳理的重要历史事件,进一步讲述了新中国每一次社会转型中的主要转变、彼此之间的承接关系。
继而,李黎明教授讲解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剖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即中国特色指“有形的手”,市场经济指“无形的手”,社会主义指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他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长处:中国能够坚持党的领导,为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政治保障;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共治模式,妥善发挥三者彼此的作用;采用了渐进式的发展方式;等等。在此基础上,李黎明教授指出,新中国的三次社会转型是围绕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进行的,证明了中国模式务实的实践风格。
在小结与讨论部分,李黎明教授进一步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特色、实践模式、实践模式特点,阐明了这条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务实性与合理性。
臧雷振教授感谢李黎明教授的精彩分享。他指出本次分享具有“理论高”“学术高”“政治高”的特点,切实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对我们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的关切,为我们开展相关研究呈现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在提问交流环节,与会师生积极提出问题。李黎明教授就当下现代化转型中最为突出的挑战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古代朝贡制度是否影响了中国没有采用扩张式现代化道路的行为?如何对历史脉络及相应文献实现恰到好处的选择与梳理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图文供稿/刘一达 责任编辑/杜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