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我院公共管理与发展系“新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第十二讲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2/12/26  点击量:

12月23日晚,由我院公共管理与发展系乡村建设实践与研究团队发起的“新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秋季学期第四讲(总第12讲)以线上会议方式举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焦长权受邀作了题为“城乡融合视角下城镇化进程的思考”的学术报告。董强教授主持此次讲座。200余名校内外师生参与了此次线上讲座。

焦长权老师首先回顾了中国城镇化的“上半程”:空间的城镇化。在他看来,1949年至1980年初是低度城镇化时期。重化工业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偏向的经济模式,导致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1980年代到世纪之交是低度城镇化的延续。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发展战略实质上是乡村工业化城镇化。这一时期的城镇化进程依旧落后于工业化进程。新世纪之前,中国处于城镇化的初期阶段,是一个典型的乡土中国。新世纪以来,中国进入人类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城镇化进程。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由一个人口主要居住和生活在农村的国家转变成了人口主要居住和生活在城市的国家,全社会主要就业渠道由农业转变成了二三产业。他认为,中国城镇化进程实现剧烈的动力来自以下三方面:第一,国家城镇化战略显著调整,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第二,“经营城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城镇承载能力显著上升。第三,中国加入WTO,迅速成为“世界工厂”,为流动人口提供了海量的就业机会。他指出,“十四五”时期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在这样的背景下,却形成了大规模流动人口与中国城镇化的悖论:半城镇化。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长期漂泊于城乡之间,形成“候鸟式”的流动状态,没有在城市彻底扎下根来。他认为“经营城市”模式是造成“半城镇化”现象的核心原因。“经营城市”也导致了城市的高房价,严重阻碍了农民工在城市的落地扎根。这就形成了一幅矛盾图景:一方面是城市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是农民工的长期漂泊。在宏观统计上,这幅矛盾图景集体表现为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不同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不同步。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城镇化的重点应该会转移到流动人口的落地扎根上来,进而完成城乡关系的彻底重构。这可以称为中国城镇化的下半程,即人的城镇化。焦长权老师以晋江市的案例说明了流动人口不能够也不愿意在东部沿海城市扎根。城乡县域社会则是流动人口最愿意落地扎根的地方。农民工群体会在家乡的城乡空间体系中分层级的重新扎根沉淀下来。在这个“分层沉淀”的过程中,返乡农民工作为主体力量,将对以县域为核心的城乡空间体系和社会形态完成重塑,一个新的社会空间和社会形态将被塑造出来。但是,实现流动人口在县域内的落地扎根,目前来看有两大挑战因素:一是中西部地区县域社会能够提供的非农就业机会严重不足;二是县域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投入严重不足。中国城镇化上半程的大循环的财富来源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和金融的放大效应。城镇化上半程的循环模式很难落地在中西部地区,最核心的原因在于没有新的财富来源。最后,他指出流动人口回到城乡县域社会扎根,当新循环尚未建立时,县域城镇化在社会形态上呈现出半工半耕、一家三制的特征。总体而言,中国的农民群体从挣脱乡土到回归乡土的历史进程,预示着中国社会和中华文明的一次大巨变。

董强教授谈到焦长权老师围绕城镇化对中国城乡关系进行了非常系统的梳理。通过这样的梳理,可以看出不管是“挣脱乡土”,还是“回归乡土”,农民群体始终都不是一个自如的状态,背后呈现出了复杂的政治经济学含义。最后,董强教授对焦长权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在提问阶段,与会师生积极提出问题。焦长权老师就相比县域城镇化,乡村振兴是否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县域财政投入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吗?如何看待当前农民工难以负担的县城高房价?乡村人才振兴依靠城市返乡人才是否可持续?县域内如何进行产业体系建设才能让农民工返乡扎根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图文供稿/公共管理与发展系  责任编辑/王树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