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第四届乡村振兴青神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04/12  点击量:

   

  

4月9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主办,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青神乡村振兴研究院承办的“第四届乡村振兴青神论坛”成功召开。本届青神论坛分别在北京市和青神县设立两个线下会场,并通过线上参会的方式开展,500余位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乡村振兴的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以及从事乡村振兴工作的政策制定者和基层行动者,相聚论坛,共议乡村治理、城乡融合主题,共述乡村发展的中国故事。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培景、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万烈全、中共四川省青神县委副书记袁利民出席并致辞。青神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威,青神县人大副主任丁志福,青神县政协副主席兼县委办主任李仕贵,眉山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乡村治理指导中心相关领导,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处长杜金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青神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任大鹏等出席线下会场。

   

  

青神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万红缨作了题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案例分享。她从五个实践案例开始,分享了青神县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有益探索:坚持党组织引领,开展“片长制”试点,发挥片长优势,以此激活“末梢神经”,推动群众由治理旁观者向积极参与者转变;探索资产入股、资本合作、产业托管模式,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壮大和发展村集体优势,增强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内生动力;因地制宜探索出人居环境整治“拆收改栽画”五字工作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高台镇通过打造“微阵地”、培育“微组织”、做实“微服务”、开展“微活动”,创新“四微赋能”治理实践;探索“1423”工作法,推行“粮长制”,构建县、乡、村、组、网格员的五级责任制,坚持稳粮增产,保障粮食安全。万红缨副县长表示,青神县将持续聚焦特色产业、深化城乡融合,探索乡村治理,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国际竹艺名城。

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司长王乐君作了题为《构建乡村法治秩序的思考》的主旨发言,他从乡村振兴的立法与执法背景谈起,认为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革的现实背景下,乡村振兴需要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理念,重构乡村法治秩序,以法治作为乡村治理的根本保障,同时强调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要避免陷入误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徐小青研究员以《学习一号文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题进行了主旨发言,他细致阐述一号文件中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精神内涵与发展导向,认为在新型城乡关系重构中,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要在城乡融合中充分发挥乡村在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承载的特有功能。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叶敬忠教授以农民视角为切入点,认为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存在想象与现实的差异,从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乡村人才培育、乡村振兴的主体性思考等方面分析了乡村治理存在的诸问题。

  

主题发言环节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主题围绕“农村法治体系”展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高圣平教授作了题为《民法典与乡村振兴》的主题发言,分别从农民与土地、集体、市场和自然的关系,阐释了民法典与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的有机联结。清华大学法学院高其才教授从乡村财务管理工作问题、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问题、村民协商问题、村组干部补贴问题四个现象入手,提出尊重和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坚持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必由之路。农业农村部法律服务中心主任杨东霞研究员从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前提和保障,善治是法治的目标出发,由清单制、积分制以及存在的问题三方面切入,论述了当前乡村治理中法治的效能。提出要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作用,加强权利保障,推动构建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秩序。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院长吴理财教授从乡村与农村、城市的关系入手,论述了乡村本身的功能属性,系统介绍了三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下乡村的内涵,并结合当前乡村振兴新形势阐释了对乡村的理解,强调城市与乡村各自具有特点和优势,两者应是共生共荣的关系。

主题发言第二单元围绕“农村社会经济”展开。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苑鹏研究员作了题为《乡村治理试点县的“三治融合”探索——来自山西内蒙古四县20村的调查》的报告,从八个方面回顾了“三治融合”的政策背景和试点经验,并从历史视角深化了对自治、法治、德治的认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院长孔祥智教授从城乡融合的政策背景入手,进一步阐释了融合的切入点,并从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探讨城乡融合的有效经验和做法,提出在城乡融合中需要重点关注社会资本动员、建设用地利用及城乡间人才流动三方面的问题。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景新教授作了题为《乡村建设行动新趋势—产业集群向美丽镇村集群扩展》的报告,阐述了产业集群的宏观背景、发展趋势和演进路径,围绕主题剖析典型案例,认为要推进美丽镇村由“点状”向“带片状”扩展。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旭初教授围绕乡村数字治理的内在机理、基本路径和现实挑战展开探讨,认为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是一种融合技术应用、组织逻辑、权力体系和公共服务等的结构集合体。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仝志辉教授以四个县案例的比较研究探讨县域治理数字化趋势,分析了县域数字化治理建构的逻辑。

  

4月10日上午,两个分论坛分别以“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基层治理”为主题同时开展研讨,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委党校等21所学校的31位中青年学者分别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共同探讨乡村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议题。

本届青神论坛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广泛凝聚乡村基层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共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谋求新探索、拓展新思路、开启新篇章。论坛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转载报道。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青神乡村振兴研究院秉承“以学术成果滋养乡村振兴实践,以乡村振兴实践丰富学术研究”的理念,自2019年来先后举办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跨学科交流”“乡村振兴中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创新实践与多元路径”“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与多元化发展”为主题的三届学术论坛,始终围绕实地发展需求,开展系列卓有成效的乡村治理发展模式探索,成为服务当地乡村振兴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


【撰稿/刘次芋 吴文正  摄影/史雪晴等  责任编辑/邵念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