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迎来建院三十周年庆典。自1993年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人文与发展学院在中国农业大学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三十年来,一代代人发人秉持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严谨的治学精神,赓续前行,守正创新,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华章。
18日下午,人文与发展学院30周年庆典大会在西区新教报告厅举行。庆典由学院党委书记林涵主持,学校领导、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兄弟学院代表、学院校友、离退休教师、在职教师和学生代表们共聚一堂、共襄盛举。
《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曲响起,庆典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舞出丰收的喜悦,以优美的舞姿描绘出田野大地上的绿色新希望,展现人发学子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青春风采与知农爱农的家国情怀。
奏唱国歌后,全场观众共同观看了建院30周年纪念短片,共同回望学院30年的发展历程。三十载初心如磐、砥砺歌行,人文与发展学院在学校立德树人、强农兴农的实践中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三十年深耕厚植,人文与发展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学校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师生们的坚守与奋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校副校长林万龙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此次院庆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莅临大会的各位来宾、校友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向为学院发展壮大无私奉献的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和辛勤付出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崇高敬意。他对人文与发展学院三十年来的发展与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中国农业大学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林万龙副校长坚信人文与发展学院将继续在“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广泛共识中,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建功立业。
院长叶敬忠教授表示,学院历史记载着我们的来时路,昭示着我们向何行,让我们更深刻理解自己的定位和文化。通过对学院历史的全面梳理,确定将1993年作为建院元年,并将“致敬过往”作为院庆主题,以此表达对为学院发展壮大无私奉献的老同志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崇高敬意。叶敬忠院长作人文与发展学院三十年发展报告,他从党建引领、人才强院、育人为本、学术为业、服务社会、国际视野、平台建设和文化赋能八个方面回顾学院的发展之路与斐然成绩。他寄望广大师生和校友能牢记学院理念宣传片中“看见他们、走进他们、讲述他们”的倡导,共同在学院深厚文化的引领下,不断蓄积高水平建设的新动能。
老教师们是学院发展的见证者、建设人。学院邀请到退休老同志们齐聚庆典,忆往昔、话当下。朱启臻老师和李鲁平老师作为退休教师代表,带领大家回顾学院建设的峥嵘岁月,将学院的前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故事娓娓道来。
三十年深耕厚植,三十年春风化雨。公共管理与发展系左停教授、社会学与人类学系何慧丽教授、媒体传播系李红艳教授、法律系杨述兴副教授、社会政策与发展研究系陈龙副教授作为在职教师代表,也带来了他们与人文与发展学院相知相识、共同成长的故事。正如老师们提到,一路走来,学院像母亲一样见证、护佑着老师们长大成熟,老师们也像儿女一般融入学院的成长,与学院共同书写辉煌,老师们与学院已然一刻也不能分割。
蕴积涵育,桃李五洲。三十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诸多专业人才,他们奋斗在不同岗位,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法学1993级赵楚义作为学院招收的第一届学生与优秀校友代表致辞。他提到,正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多元化的培养体系、深耕的实践精神、深切的人文情怀,让他受益一生。在校生代表硕士研究生李玥与新生代表韩楚祺同学进行发言,他们讲述了“重拾人文情怀,讲好发展故事”的院训精神带给他们的激励和成长,并以自己的所思所行诠释了人发学子立志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的干事精神。
校友是支持学院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更好促进我院校友与学院之间的联系,发挥好校友的积极作用,人文与发展学院校友会在庆典上宣告成立,由李小云教授担任名誉会长,叶敬忠教授担任会长,并举行了校友会揭牌成立仪式。
庆典最后,人文与发展学院的老师与学生代表们身着华美汉服,以歌舞诗画共谱山河乐章,用精心编排的节目《续写未来》开启人文与发展学院一路生花的新征程。
征程如歌,桃李五洲。而立之年的人发学院风华正茂,将继续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双甲子校庆,谱写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人文新篇章。
【撰稿/杨淦淇 摄影/尚岳洲 邹明阳 李昕萌 李沁珈 朱睿 王雅涵 林翛然 责任编辑/邵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