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非营利部门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二讲顺利举行
点击量:
发布时间: 2024- 10- 28

10月24日晚,我院公共管理与发展系与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NML)期刊共同发起的国际视域下的非营利部门系列学术讲座第十二讲在线顺利举行。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双聘教授周慧泉受邀做了“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第三部门与第三部门研究”的学术报告。我院董强教授主持本次讲座。NML副主编、罗格斯大学副教授陆家欢参与此次讲座。五十余名校内外师生参与此次线上讲座。

周慧泉老师主要分享了在互联网不同发展阶段下中国第三部门呈现出的样态以及相关的研究焦点以及她所开展的研究概述。她将互联网的发展阶段划分为网络1.0、网络2.0、互联网+业态三个阶段。在她看来,中国拥有悠久的公益慈善传统。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的公益慈善再次兴起。与此同时,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助推了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进步。

周慧泉老师指出,互联网用户在网络1.0时代主要通过网络单向地获取信息。网络技术为草根非营利组织和官办非营利组织均提供了发展机遇。虽然部分草根非营利组织无法正式注册,但它们通过网络实现了社群的构建以及跨区域的联结。官办非营利组织主要通过官网向公众展示机构和工作信息。在这一阶段,她基于网络信息自建的国内非营利组织数据库,探讨了非营利组织开展农村教育项目如何促进普及教育。后续又根据对这一网络信息形成的数据库进行更新完善之后,扫描分析了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阶段的图谱。

周慧泉老师谈到在网络2.0阶段对应的是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用户在这一阶段可以生产内容并与其他线上用户进行交互沟通。这一阶段同时也给非营利组织提出了合法性的挑战。合法性不仅仅来自于法律的许可,同时也需要社会建构,即公众是否认同非营利组织的工作。由于公众皆可在互联网上发声,这就导致问责成为非营利组织社会建构的核心要素。在该阶段,非营利组织不时会遭到民间的质疑。面对这样的挑战,非营利组织开始主动通过网络塑造机构形象。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国际学者基于非营利组织使用推特的情况提出了信息-社区-行动模型(ICA)。周慧泉老师认为上述的国际研究框架为研究中国非营利组织使用国内社交媒体提供了理论指引。为此,她基于前期自建的中国农村教育类非营利组织的数据库,研究这类非营利组织使用新浪微博的功能。研究发现,非营利组织发帖主要偏重在信息型,社区型和行动型较弱。更为分类的研究发现,政府背景非营利组织偏好社区型发帖,企业背景非营利组织偏好信息型发帖,草根非营利组织和学生社团偏好行动型发帖。

周慧泉老师认为,“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在于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之间的融合,从而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创造新的发展机会。在数字时代之前,传统公益慈善方式存在诸多缺陷:公众参与方式比较单一(多为捐钱、做志愿者),同时缺乏便利性以及持续性;公众难以获得公益参与的反馈与激励;公益慈善主要是单向“教化”公众。她认为,如果希望走出传统公益困境,关键在于构建全民参与的中国式公益慈善文化。她以蚂蚁森林和环卫工人爱心餐项目为例,说明平台时代的参与便利性、反馈机制等改变了传统公益模式。在这一阶段,她从机构合法性、项目合法性、营销与传播三个维度研究了如何影响非营利组织项目众筹的结果。此外,她也分享了一项正在开展的实验研究:数字公益类游戏互动与潜在捐赠者捐赠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周慧泉老师还分享了做研究的体会。第一,无论现实环境如何变化,学术研究都要以问题为导向。因此,非营利组织的研究需要紧扣本质性问题,比如组织的公信力、公益项目提升的情况等,而非单纯追逐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热点。第二,好的研究要同时关注全球共性和中国特色。所有国家非营利组织都具有发展共性。与此同时,中国非营利组织在历史背景、政社关系、互联网文化等方面有其独特性。

 

董强老师感谢周慧泉老师对此次讲座的支持,并简要评述了此次讲座内容。通过周慧泉对互联网时代的不断迭代以及她自身在这个过程中的多项研究,可以启发我们是如何基于外部环境的变迁敏锐地抓取到恰当的研究题目。另外,周慧泉老师也通过具体剖析自己的研究呈现出了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启发了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在问答环节,周慧泉老师就以下问题进行解答和交流:如何推进社会组织价值共创的研究?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组织应当如何更好地发展?公益组织的数字化转型是怎样的?

 

【图文供稿/顾瑞睿  编辑/杜丽娟  审校/孔锋


  • 联 系 人 :学院办公室
  • 办公电话:010-62731320(西)
    010-62738898(东)
  • 办公地址:西校区中德楼105房间
    东校区民主楼233房间
  • 电子邮箱:cohd@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