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2024年人类学理论译著推介暨经典翻译研讨会在民主楼240会议室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最新译著推介、经典译著推介和立项译著预告三部分组成,邀请到来自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公共管理与发展系、社会政策与发展研究系、媒体系以及国际发展和全球农业学院的致力于此项工作的老师们分享翻译技艺、并交流对著作的理解。研讨会由公共管理与发展系刘晓茜老师主持。
刘晓茜老师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缘起,对相关师生和工作人员的支持表示感谢。之后金炜玲老师代表本次活动两位译者所在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发表活动引言,她以自己的阅读成长经历为例,指出译著对于莘莘学子学习专业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并介绍了该系老师们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多项翻译工作,随后分享了自己对于翻译的认识以抛砖引玉。
在最新译著推介环节,译者王晴锋老师介绍了《剑桥大学人类学十五讲:人类学理论的流派与风格》一书。该书自上市起便受到读者欢迎,名列多个排行榜。他首先对本书部分内容进行了介绍,从经典的结构主义到行动者网络理论,从建构主义到后现代性别范式,并从跨学科视角探讨了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理论和人类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其后他指出,该书在运用实例阐述理论方面颇有建树,列举了马克斯·格拉克曼在《现代祖鲁兰的一个社会情境分析》中的案例以及洛克菲勒家族继承人迈克尔·洛克菲勒于哈佛大学毕业后,放弃家族产业,到巴布亚新几内亚追寻“原始艺术”的往事。最后他谈到,不同流派的建树都表明,社会理论追求人、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社科文献的翻译不仅是一个学习过程,也是一个研究和创作过程,文本应该力求“准确、简练、平实”。
评议人刘超群老师基于对该书的阅读提出,面对众多理论流派,年轻学子应该如何选择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取向?学科身份感的确立和跨学科对话都很重要,如何才能找到两者的平衡?在文本写作方面,民族志是一种很好的专业呈现方式,但考虑到学术论文的各种要求,对当下而言更有效的学术写作风格是什么?与会老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富有针对性且热烈的讨论。
在经典译著推介环节,赵丙祥老师作为《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一书的译者,为与会师生献上了一场极富启发性和感染力的演讲。赵老师从文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入手,开门见山指出两者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以不同的途径对世界加以理解的尝试,因此不应假设二者是对立割裂的。以《尼》书为例,作者克里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身处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思潮的分水岭,在对哲学和人类学知识的传承和推进方面承担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因此,不同于很多读者对该书的理解,作者的原意恰好是要呈现早期国家形式中,仪式符号和政治组织的不可区分性,而这样的“一体观”可以追溯到西方古典哲学思想。他继而讲到,对经典著作的深度理解离不开文史哲和现代社科知识储备;同时,翻译是一项语言工作,译者的母语功底是翻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赵老师以自身翻译经历为例,对翻译的实质和技艺进行了点拨。
李红艳老师在精读《尼》书的基础上,从跨学科探讨的角度出发,同赵老师进行了精彩的学术互动。她简要讲述了自己之前对该书中的政治思想的理解,认为赵老师的介绍非常有效地帮她澄清了一些问题,但同时指出,她仍然认为该书对十九世纪巴厘国家的表征方式和政治哲学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希望能在后续交流中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勾连。
在立项译著推介环节,刘立杰老师介绍了将于2026年出版的《蒂科皮亚人的仪式与信仰》一书的主要内容,并从规范的田野工作和细节的呈现、多元途径以及人类学与艺术的关系三个方面讲解了作者雷蒙德·弗思(Raymond Firth)对仪式研究的贡献。他分享了该书翻译的进展,并期待在今后的学术交流中能进一步对相关议题进行认真地探讨。
在讨论环节,王海民老师分享了他和同事们共同从事发展人类学著作翻译工作的过程和经验。雷雯老师谈到了民族志和口述史方法对于开展非洲微观研究的重要性。师生们热烈交流了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收获和感受,并对线上线下的问题进行逐一回答。会议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延时结束。
本次研讨会为不同专业的广大师生提供了互相启发、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的平台。经典社科著作的翻译工作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推广和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我们希望我院教职员工经年积累的宝贵的翻译经验和技艺能通过分享交流得以相互促进,并期待更多跨学科学术研讨活动,为广大师生营造精彩纷呈的知识碰撞的学术氛围。
【图文供稿/刘晓茜 杨博雅 编辑/杜丽娟 审校/孔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