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工作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社会政策与发展研究系教工党支部引领留学生追溯长征足迹,深刻体悟红军精神
点击量: 30
发布时间: 2024- 12- 31

近期,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赣南乡村振兴研究院平台,学院组织了近50名留学生赴赣州实地调研。12月11日,社会政策与发展研究系教工党支部成员陆继霞教授、刘娟副教授及学院外事秘书郑宇洋老师带领20名发展研究领域的博士留学生前往长征出发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学习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和红军精神。

上午,师生一行抵达于都,探访了长征第一渡与长征纪念馆。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此地作出了历史性的战略转移决策,于都河畔的东门渡口,见证了红军长征的壮丽启程。在聆听于都人民为支援红军渡河,慷慨捐献800余条船只,甚至不惜以自家棺木构筑浮桥的感人故事时,来自尼泊尔的留学生AIN BIKRAM KUNWAR深感触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感自豪。中国的同志与人民能够如此紧密团结,正是这种团结,赋予了中国从苦难中崛起、走向辉煌的力量。”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留学生们肃然起敬,纷纷合影留念,将这份敬仰与感动镌刻心间。

随后,一行人步入庄严肃穆的于都长征纪念馆。这座全国唯一的专题纪念馆,详尽记载了中央红军长征的起始篇章和于都县在长征中的卓越贡献。纪念馆内,长征路线图前聚集着众多留学生,他们被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与巨大牺牲深深震撼。他们与馆内参观的老者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共同探寻中国党史的深远意蕴,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下午,师生们继续前行,探访了江口贸易分局旧址。这个被誉为“中国第一海关”的地方,曾是中华苏维埃几百万边民的生命线,也是苏区时期的“经济特区”和红色窗口。在刘娟老师充满学术思考的讲解下,留学生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他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如今的江口贸易分局旧址已焕然一新,配套设施完备,成为游客了解党史、缅怀先烈的重要阵地。留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国家也有许多值得挖掘与保护的历史遗址,于都的这种保护与利用模式为他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此次学习考察的留学生大多来自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历史满怀敬仰。社会政策与发展研究系的老师们,通过学术研究与乡村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度融合,为留学生们提供了独特的党史解读视角,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寻红色历史的浓厚兴趣。活动结束时,来自马拉维的BLESSINGS CHIWOSI深情地说:“历史赋予人们记忆与尊严,我们国家也需要像中国这样,珍视并传承我们的精神与记忆。”AIN BIKRAM KUNWAR则感慨地表示:“这次参观学习让我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所在。长征精神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传承。”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红色精神的赓续之旅,更是一次跨国文化的交融与对话。通过此次考察学习,留学生们不仅深化了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识,也增强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他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也为自己国家的未来发展汲取了宝贵的精神滋养。社会政策与发展研究系教工党支部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图文撰稿/彭梓怡 编辑/闫佳宁 审校/林涵】


  • 联 系 人 :学院办公室
  • 办公电话:010-62731320(西)
    010-62738898(东)
  • 办公地址:西校区中德楼105房间
    东校区民主楼233房间
  • 电子邮箱:cohd@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