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社会政策教育新篇章: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社会政策专业建设论坛在我校顺利召开
点击量:
发布时间: 2025- 01- 17

2025年1月12日,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社会政策专业建设论坛在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主办,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等多所知名院校协办,齐聚多位学界权威与专业精英,共同聚焦社会政策专业建设核心议题,为学科发展绘制宏伟蓝图。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熊春文主持论坛开幕式。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林万龙出席本次论坛并致欢迎辞。林万龙校长对各位专家学者参与论坛表示感谢,强调本次论坛对学校社会政策专业发展而言是一次重要提升契机。中国农业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双一流高校。林校长深情回顾了中国农业大学社会政策专业从2020年申报到2021年招生的建设历程,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在打通社会政策专业壁垒方面的新尝试与新努力,学生入校后要首先接受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社会科学方法等大类平台课程的学习,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思维,为博雅教育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最后,林校长特别强调,中国农业大学积极开设社会政策专业不是为了追求首创,而是希望农大培养的学生能够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与发展,助力解决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

本次论坛分为主旨发言和圆桌论坛两个部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主旨发言环节分为两部分。


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政策理论

第一部分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熊春文教授主持,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关信平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林闽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关信平教授演讲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政策学科建设与知识体系建设”。关信平教授对社会政策知识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社会政策专业知识兼具客观性与建构性特征,其边界界定需融合多学科交叉视角,需要从多学科交叉视角定义学科边界,涵盖广泛领域,并结合国际通识与中国特色,紧密关联政策实践与学术研究。在中国社会政策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方面,关信平教授提出要基于本土丰富实践及党和政府公共话语知识开展创新;要积极接纳国际知识体系并回应通识问题;还要凸显中国特色,并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短板。在社会政策各关键层面,关信平教授均做了精要阐述,包括明确定义社会政策内涵与外延,梳理核心领域与关联内容;深度剖析政策目标功能的目的工具性;精准界定主体、对象、水平等基本要素;全面考量与经济、政治、社会体制的切合度;严格审视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全流程合理性;科学构建涵盖内生保障与外溢效益的收效评价标准,为推动中国社会政策学科迈向成熟、高效服务社会筑牢理论根基。

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林闽钢教授的演讲主题为“‘第三只眼睛’看社会政策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在发言中,林闽钢教授深入探究了社会政策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历程,回顾了19世纪中叶社会政策学科在德国、英国的发源,以及社会政策研究逐步从聚焦贫困问题向多元福利需求研究的拓展过程。林闽钢教授指出,德英经验表明社会政策从诞生之初就紧密围绕社会问题与民众需求,在福利国家构建背景下蓬勃发展,且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学科交叉性。林闽钢教授比较了社会政策学科在德国、英国、美国等不同国家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特征、路径的差异。展望中国社会政策学科和专业前景,林闽钢教授在描绘全球文科发展态势下社会政策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明确社会政策是融合多学科对社会服务及诸多政策领域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其核心在于实现社会公平。林闽钢教授强调中国应聚焦“社会服务国家”理论构建,突破传统福利国家局限,发挥社会政策在社会服务全周期支持、全民基本服务供给中的关键作用,彰显人民性与家国情怀。同时社会政策也要积极应对挑战,拥抱数智化变革,提升服务效能,深化国际合作与实践参与,推动社会政策学科和专业在新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理论支撑与专业人才保障。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教授的演讲主题为“全国首个社会政策本科专业设计与思考”。叶敬忠教授围绕全国首个社会政策本科专业的建设分享了宝贵经验与创新实践。叶敬忠教授指出,伴随社会矛盾的转变与改革的深化,社会政策学科建设已成为迫切需求。自2020年社会政策本科专业获批招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积极探索专业建设和发展路径。在课程体系架构方面,社会政策专业紧扣专业特性,构建了四大核心模块。其中,基础课程凸显专业深度与特色,专业课程聚焦教育、就业、社保等九大关键领域,形成了系统且具针对性的课程架构,兼顾理论传授与实践技能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亮点,通过参与式调查、规划实施与评估等行动类课程,促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除此之外,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政策专业依托乡村建设项目,让学生深度参与乡村事务,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在改善民生、推动乡村发展的同时,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实现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彰显社会政策专业的实践价值与社会影响力,为本科社会政策专业人才培养塑造特色模式与参考范例。

 

主旨发言二:立足中国实际社会政策教学

第二部分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武晋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能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房莉杰教授,以及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田丰教授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刘能教授发言的主题为“政策的广度和深度”。在主旨发言中,刘能教授为政策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全新视角与深刻洞察。刘能教授提出应构建广义的政策观,以突破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传统界限。他剖析了社会政策的起源与发展脉络,涵盖从学科建设之初核心聚焦于公民生命周期内的社会福利保障,到逐渐跨越主权边界,迈向全球公共性治理阶段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刘能教授强调政策是促进人类及非人类主体福祉的系统性供给,治理则是在特定时空下实施这些供给的过程。他通过列举教育、住房、人口等领域,展现了政策体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政策理论议题探讨中,刘能教授系统阐述政策供给的多元决定因素,涵盖政体财务状况、制度体系、意识形态、国民心智结构及社会变迁等关键层面。他深入分析政策结果对社会不平等的消减作用及社会理性的促进意义,引入时代抹平效应等前沿概念,并以英国为例,强调持续追踪政体政策实践史对政策研究的关键价值,凸显政策时间性研究的重要地位。在文献与案例分享环节,刘能教授还梳理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及多领域政策研究的成果,通过案例剖析,揭示政策行为与社会行动者认知框架间的张力,提示需高度关注政策执行中的潜在风险与意外后果,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定与执行机制,提升政策科学性与有效性。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房莉杰教授的演讲主题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社会规划师’”。房莉杰教授围绕中国人民大学社会政策专业硕士(MSP)培养工作进行汇报,她表示,MSP项目的核心使命是紧密贴合党和国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深度扎根社会学知识体系,全力塑造能够积极投身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规划师”。人大MSP于2021年获取独立学位授权点,并于2023年正式独立招生,致力于培育兼具深厚爱国情怀、扎实国情认知、过硬专业素养与卓越服务能力的高端社会政策人才。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人大MSP精心打造了三大特色模块:本土化基础课聚焦中国社会政策核心议题与本土治理实践,筑牢学生国情根基;实践化方向课紧密结合应用场景,引入前沿案例与实践项目,实现理论实践深度融合;专业化方法课专注方法研发与教学,提升学生研究与评估能力,同时借助分组教学与项目驱动,激发学生团队协作与创新思维。专业实习环节是MSP培养的关键支撑,合作单位涵盖企业、基金会、政府研究机构及行业协会等多元领域。实习内容广泛涉及政策实践操作、社会服务实施与社会创新探索。在此基础上,人大MSP积极搭建产学研共创平台,构建社会创新案例库,鼓励学生深度参与其中,生成丰富案例报告,创新评估方法,充实科研资料,有效提升实践与研究能力。此外,师生共创的“RUC社会政策”公众号成为重要知识传播与交流阵地。通过设置学术前沿、政策实践、日常生活等栏目,及时推送最新资讯与研究成果,指导学生创作专业文章,促进学术交流互动,凝聚学生群体力量,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回顾社会政策学科发展历程,房莉杰教授表示,人大MSP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持续优化培养模式,为社会政策学科输送优质人才,助力学科蓬勃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田丰教授的演讲主题为“社会政策硕士的定位及培养”,她着重介绍了复旦大学社会政策硕士(MSP)培养模式,为社会政策专业教育提供了独特视角与宝贵经验。田丰教授表示,在国家建设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加速的当下,社会政策专业人才需求极为迫切。复旦大学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率先开设相关课程并出版著作。如今,复旦大学依托自身学科优势,整合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资源,围绕社会平等、大数据治理、人口健康、家庭老龄、社会调查评估等关键领域打造特色课程体系。在培养模式上,复旦大学的MSP培养注重基础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双导师制,由学术导师与行业导师协同指导,确保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并重。同时,学校为学生配备了充足的实践实验平台,包括60余个涵盖多元领域的教学实践基地并配备专业实验室及先进设备软件,为教学与科研活动提供全面支持。此外,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双学位项目,全方位塑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社会政策专业人才,助力我国社会政策学科迈向新高度。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环节分别围绕社会政策专业学生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专业科研训练与论文写作、本硕衔接与就业发展四个主题展开热烈讨论,聚焦各大院校社会政策学生培养与发展的经验与特色,回应社会政策专业在教学实践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促进全国社会政策专业合作办学,促成社会政策专业体系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政策是一门新兴学科,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科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在学生培养方面,中国农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三所院校结合本校社会政策专业本科生培养情况进行了经验分享,基于本校特色进行学科建设,强调社会政策专业要注重实践性,要将学术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叶敬忠就社会政策学科体系的建设提出建议,认为学科体系建设与现实情况之间存在矛盾与张力,社会政策学科建设不能一味强调划定学科边界,可以与社会学、社会工作等相关学科形成有机联系,但同时突出本学科的特色与优势。

针对课程体系设置与实践教育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与会人各抒己见。中国人民大学李丁副教授就本校田野课堂的制度化建设展开分享,提出将田野课堂升级为校级平台,推动社会政策实践教育的系统化、体系化发展,让老师和学生们在田野中“撒下网、打下桩”,在长期的田野调查工作培养师资力量,锻炼学生能力。复旦大学田丰教授指出,当前社会政策的实践教育存在与就业单位培养体系错配的问题,需重视多方合作,优化实践教育模式,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大学陆继霞教授针对社会政策教材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指出社会政策作为新兴学科,应建设跨院校的教材建设团队,并通过高校间课程合作,推动学科建设朝着纵深方向发展。 

围绕科研训练与论文写作,清华大学张楠教授指出社会政策的学术研究可以尝试搭建共享平台,降低老师与学生基于数据开展研究的门槛;学术论文写作需要对标教育部的论文评估标准,符合学术性要求。大连海洋大学副教授周连义指出,社会政策学科建设应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与时俱进,及时关注纳入社会政策领域的新动态、新案例。田丰教授认为论文要注重写作框架的设计,形成完整的逻辑闭环。李丁副教授建议,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重视过程评估,全面考量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中国农业大学花晓波副教授指出,校方需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成果展示的平台,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搭建桥梁。

此外,围绕本硕衔接与就业发展等热点问题,专家学者们也进行了深入探讨。华东政法大学瞿小敏副教授认为,社会政策的学科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中,探索如何进行高质量就业,提升专业吸引力与影响力在目前仍然是重要议题。中国人民大学房莉杰教授指出,单从职业培养或行业标准的角度衡量人才培养水平,容易导致学科发展模式受限,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应用给社会政策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需要关注学科建设的创新思路。华中科技大学郭秋菊副教授、大连海洋大学徐玲老师认为,学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探讨人才发展问题需要了解学生动态,及时回应学生需求。

     

     

     

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社会政策专业建设论坛成功汇聚各方智慧,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了社会政策专业从学科理论构建、历史溯源到实践教学创新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关键议题。各高校专家学者积极分享本校成果与经验,在知识体系的精准界定、专业发展路径的多元探索、课程体系的特色构建、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以及国际视野的拓展融合等方面达成共识,为社会政策专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各高校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交流合作,积极推动社会政策专业优化升级,为国家社会建设培育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发展,助力我国在社会政策领域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新与突破,在国际社会政策学术舞台上展现中国特色与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为全球社会政策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撰稿/邵雨熙 陈自缘 吴梦涵 摄影/刘亚东 编辑/杜丽娟 审校/汪淳玉 】


  • 联 系 人 :学院办公室
  • 办公电话:010-62731320(西)
    010-62738898(东)
  • 办公地址:西校区中德楼105房间
    东校区民主楼233房间
  • 电子邮箱:cohd@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