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程发布】第九届农业社会学论坛:国家、农业与文明

    发布时间:2025-07-02     点击数量:

论坛主办: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论坛支持:

《北大社会学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青年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Agricultural & Rural Studies》

时间: 2025年7月5日(13:40~18:30)-7月6日(08:30~18:00)

地点: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经世楼·C504教室

说明:本论坛共设15个议题单元,每单元时长30分钟,采用"1+3"模式:1位发言人进行12分钟陈述,3位评议人(含1位期刊编辑+2位领域专家)开展18分钟评议与讨论。评议需针对论文及发言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发言人可在评议结束后进行回应,全体参会者可自由参与讨论提问。

为深化农业社会学关键议题探讨,特设 青年论坛 与 圆桌论坛 两大专项。各论坛由双专家主持,主持人进行该环节议题的引谈,之后每位发言人就议题核心进行10分钟要点陈述。全体发言结束后,主持人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新观点,激发新思考。所有参会者均可加入开放式讨论。


 

时间

论坛学术研讨内容

7月5日

下午

13:40-14:00

教室·C504

开幕式

致辞:

周飞舟 教 授 北京大学

熊春文 教 授 中国农业大学

姚兆余 教 授 南京农业大学

田北海 教 授 华中农业大学

合影

7月5日

下午

14:00-15:00

教室·C504

议题一:特色产业的作物特性机制(14:00-14:30)

主持:王羽坚   助理研究员 北京大学

发言人:梁哲   博士研究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政杰   博士研究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孟玉   上海某农业企业(12分钟)

题目:《作物特性的社会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社会机制研究》

评议兼讨论(18分钟):马欣荣 编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周飞舟 教授 北京大学;桑坤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议题二:作物景观的农业社会学研究(14:30-15:00)

主持:康宇兰   博士研究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言人:吴小沔   副教授 福州大学;颜燕华   助理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12分钟)

题目:《如何把“作物”带进农业社会学?农作物景观的启示》

评议兼讨论(18分钟):马欣荣 编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熊春文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张国栋   讲师 西南大学

7月5日

下午

15:00-15:10

中场休息(茶歇)

7月5日

下午

15:10-16:10

教室·C504

议题三:作物特性与农业雇工逻辑(15:10-15:40)

主持:庄林政   博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

发言人:魏香俊   本科生 中国农业大学(12分钟)

题目:《“因物择工”:农业下乡资本的雇工逻辑研究》

评议兼讨论(18分钟):余婷婷 编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柯雪龙 助理研究员 北京大学;何奇峰   讲师 中国政法大学

议题四:订单农业中的契约机制(15:40-16:10)

主持:王堉庆   硕士研究生 上海大学

发言人:郭婉莹   博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12分钟)

题目:《订单农业何以存续:正式合同与无字之契的协同——以赤禾乌鸡产业为例》

评议兼讨论(18分钟):余婷婷 编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周娟 副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谢勇   讲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月5日

下午

16:10-16:20

中场休息(茶歇)

7月5日

下午

16:20-17:20

教室·C504

议题五: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土地托管(16:20-16:50)

主持:欧阳振雄   硕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

发言人:林子涵   硕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12分钟)

题目:《“统”“分”难调: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兴起及其挑战——以皖北丰收合作社土地托管实践为例》

评议兼讨论(18分钟):余婷婷 编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孙新华 教授 安徽大学;梁伟   讲师 北京工业大学  


    

 

议题六:流动农业中的代耕农(16:50-17:20)

主持:王欣冉   硕士研究生 江西财经大学

发言人:孙瑞华   博士研究生 浙江大学(12分钟)

题目:《从代耕农到代耕“地主”:乡村之间的流动农业》

评议兼讨论(18分钟):宋丹丹 编辑 《青年研究》;安文研 讲师 中央民族大学;何奇峰   讲师 中国政法大学

 

7月5日

下午

17:20-17:30

中场休息(茶歇)

7月5日

下午

17:30-18:30

教室·C504

议题七:大田作物的治理逻辑(17:30-18:00)

主持:林子涵   硕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

发言人:欧阳振雄   硕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12分钟)

题目:《粮食种植中的治理逻辑与生产实践研究》

评议兼讨论(18分钟):宋丹丹 编辑 《青年研究》;姚兆余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马流辉   副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

议题八:县域农业的粮经分化(18:00-18:30)

主持:何洋   博士研究生 东北农业大学

发言人:庄林政   博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12分钟)

题目:《县域农业中的粮经分化与农民分层——以江汉平原Z县农业产业结构为例》

评议兼讨论(18分钟):宋丹丹 编辑 《青年研究》;许方毅 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王哲   博士研究生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

时间

论坛学术研讨内容

7月6日

上午

8:30—10:00

教室·C504

议题九:农业转型中的社区农业模式(8:30-9:00)

主持:尉韩旭   博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

发言人:孙新华   教授 安徽大学(12分钟)

题目:《社区型农业与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评议兼讨论(18分钟):李凌 编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杨清媚 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欧阳静   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

议题十:乡村社会变迁中的秩序研究(9:00-9:30)

主持:周心成   硕士研究生 华中农业大学

发言人:饶思怡   本科生 兰州大学(12分钟)

题目:《风险耦合与生命重构:西北工业型村镇秩序再生成研究》

评议兼讨论(18分钟):李凌 编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田北海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任春旭   助理研究员 北京大学

议题十一:地方工农关系与社会底蕴(9:30-10:00)

主持:马平瑞   博士研究生 华中农业大学

发言人:王玉婷   博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12分钟)

题目:《资源型工业发展的镇域社会基础——对华南一个乡镇与工业互动的历史性考察》

评议兼讨论(18分钟):李凌 编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徐宗阳 副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任春旭   助理研究员 北京大学

7月6日

上午

10:00-10:10

中场休息(茶歇)

7月6日

上午

10:10—12:10

教室·C504

议题十二:西北地区的畜牧业与地方市场(10:10-10:40)

主持:李小舟   硕士研究生 清华大学

发言人:谢勇   讲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2分钟)

题目:《农产品双重市场——基于改革开放以来西海固畜产品社会生命史的讨论》

评议兼讨论(18分钟):肖时花 编辑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吴小沔 副教授 福州大学;李琳琳 副教授 浙江农林大学

议题十三:农产品的身体感知与品质界定(10:40-11:10)

主持:孙瑜潞   本科生   南京农业大学

发言人:尉韩旭   博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彭梓怡   硕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12分钟)

题目:《以身体感定义的食物品质认定——紫鹊界梯田泥鳅的经验》

评议兼讨论(18分钟):肖时花 编辑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何海狮 教授 云南大学;谢勇   讲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议题十四:农业财政与高标准农田建设(11:10-11:40)

主持:孙瑞华   博士研究生 浙江大学

发言人:华仁   博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12分钟)

题目:《当村社统筹遭遇标准化项目:赤禾县村级自建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案例研究》

评议兼讨论(18分钟):范敬群 编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董磊明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徐宗阳   副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

议题十五:人居环境改造与卫生下乡(11:40-12:10)

主持:周子龙   本科生 山东大学

发言人:王堉庆   硕士研究生 上海大学(12分钟)

题目:《从“宝盆”到“漏筐”:农村厕所改造与公共卫生的扩展困境》

评议兼讨论(18分钟):范敬群 编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许汉泽 副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博   副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月6日

下午

12:10-14:00

午间休息

7月6日

下午

14:00-15:10

圆桌论坛:农业社会学的历史基础(教室·C504)

引谈人:周飞舟   教授 北京大学;桑坤   副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发言人一:刘鑫渝   教授 伊犁师范大学

发言题目:《结构·关系·文化:社会学视域下新疆土地制度改革驱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构建与策略优化研究》

发言人二:苏泽龙   教授 山西大学

发言题目:《组织与技术结合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研究》

发言人三:刘君   讲师 西北政法大学

发言题目:《农牧互动与早期国家行政功能的强化》

发言人四:李孟娟   讲师 浙江农林大学;鲁可荣   教授 浙江农林大学

发言题目:《中国古代耕织图的文化意涵——以南宋楼璹<耕织图>为例》

发言人五:王羽坚   助理研究员 北京大学;苏琦惠   博士研究生 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

发言题目:《流通与反思:近代日本饲料市场的博弈与泰西农法的在日传播》

圆桌论坛:中国农业发展的国情基础与路径探索(教室·C503)

引谈人:熊春文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许方毅   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

发言人一:王弢   教授 北京市委农工委党校;康春鹏   副研究员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发言题目:《农业强国建设与智慧农业融合发展关键问题》

发言人二:郑亨莉   佳沃集团有限公司   品牌营销总监

发言题目:《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链优化路径探讨》

发言人三:梁伟   讲师 北京工业大学

发言题目:《内生性农业转型的实现机制及其组织基础》

发言人四:宋孟丹   博士研究生 西安交通大学;刘人境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发言题目:《内生性、自主性与独创性:大食物观的地方性知识意蕴探析》

7月6日

下午

15:10-15:20

中场休息(茶歇)

7月6日

下午

15:20-16:30

青年论坛:国家与村社共同体:农业经营的双重结构(教室·C504)

引谈人:田北海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何海狮   教授 云南大学

发言人一:尹忠海   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王欣冉   硕士研究生 江西财经大学

发言题目:《知识、情感与远距离交易圈的形成——韭菜微产业链的成长逻辑》

发言人二:李祖佩   副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马平瑞   博士研究生 华中农业大学

发言题目:《村社统合:项目型集体经济发展韧性的生成逻辑——基于安县L村的案例分析》

发言人三:康宇兰   博士研究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言题目:《另一种路径:资本下乡中的技术控制及其生成逻辑——以H县L村节水农业建设及滴灌技术应用为例》

发言人四:李小舟   硕士研究生 清华大学;晋军   副教授 清华大学

发言题目:《劳动力承载与符号效应:浙江T县小海鲜养殖的集体经济实践路径》

发言人五:周子龙   本科生 山东大学

发言题目:《国家何以“进村”:驻村制治理中的伦理逻辑 ——基于鲁东刘村“驻村帮扶”工作的分析》

圆桌论坛: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村社会治理(教室·C503)

引谈人:董磊明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凌鹏   副教授 北京大学

发言人一:李博   副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雨乐   硕士研究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发言题目:《组织重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共同体的逻辑建构与机制探析》

发言人二:黄建新   副教授 福建农林大学

发言题目:《连城带乡”:欠发达地区县域电商资源链接与服务供给何以实现——基于政社合作关系形态的多案例研究》

发言人三:任春旭   助理研究员 北京大学

发言题目:《“时-空-代际”视角下的家庭居住形态和县域城乡融合》

发言人四:曹兵妥   讲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博   副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发言题目:《双网共治:融合型社区治理模式——以易地搬迁社区的治理实践为例》

7月6日

下午

16:30-16:40

中场休息(茶歇)

7月6日

下午

16:40-17:40

青年论坛:乡土变迁中的家庭转型与数字农业互构(教室·C504)

引谈人:姚兆余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   许汉泽   副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言人一:何洋   博士研究生   东北农业大学;王颜齐   教授 东北农业大学

发言题目:《家庭现代化理论反思下农村“一家三制”家庭形态研究》

发言人二:张艺   硕士研究生 中国农业大学

发言题目:《城乡融合进程中农村夫妻的家计分工策略与家庭观念实践——基于中部一个山区农村的经验研究》

发言人三:孙瑜潞   本科生   南京农业大学;杨灿君   副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

发言题目:《新农人数字反哺乡村的实践困境与化解策略——基于江苏省14位新农人的调查分析》

发言人四:周心成   硕士研究生 华中农业大学;李荣强   博士研究生 华中农业大学;陈轩   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施龙中   副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

发言题目:《稻虾共作是否促进无人机技术采纳?》

圆桌论坛:乡村变革的三重动能:新农人返乡、青年创客实践与乡村CEO治理(教室·C503)

引谈人:孙新华   教授 安徽大学;凌鹏   副教授 北京大学

发言人一:杨程雪   助理研究员 新加坡管理大学

发言题目:《谁在适应农业:后生产主义转型中农民角色转变与技能错配》

发言人二:李琳琳   副教授   浙江农林大学;杜晓凤   硕士研究生   浙江农林大学;魏欣悦   硕士研究生 浙江农林大学

发言题目:《多维嵌入——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的乡村运营机制》

发言人三:钟丽娜   讲师 西北大学

发言题目:《“新代理人”:村庄经营的行为主体研究———以Z村职业经理人为例》

7月6日

下午

17:40-17:45

中场休息(茶歇)

7月6日

下午

17:45-18:00

论坛总结闭幕致辞:

熊春文   教 授 中国农业大学

姚兆余   教 授 南京农业大学

田北海   教 授 华中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