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公共管理与发展系举办“公益慈善与社会救助研究中的多样化研究设计”主题讲座
12月22日晚,由我院公共管理与发展系主办的“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能力培养”系列学术讲座2023年第10期在线上开讲。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永政老师受邀作了题为 “公益慈善与社会救助研究中的多样化研究设计”专题讲座。讲座由我院公共管理与发展系高静华副教授主持,校内外百余名师生参加。
杨永政老师首先介绍了公益慈善与社会救助研究中的定量与定性之争,他提出,尽管定量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定量霸权”的形成却有可能蚕食一个学术界的重要共识-方法的多样性,强调要以问题为导向,根据研究问题去选择研究方法。杨永政老师通过《The Impact of Public Assistance Use on Charitable Giving: Evidence from the USA and China》一文讲解了基于二手数据的因果推断方法,详细阐述了如何用PSM方法研究福利支出对个人慈善捐赠的影响。接着,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设计如何影响慈善捐赠?来自一项调查实验的证据》一文阐述了如何运用实验研究法开展研究。最后,通过《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inequality and prosocial behaviour》一文阐述多元分析方法的使用。
高静华老师对杨永政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她谈到,杨老师以他本人进行的关于公益慈善和社会救助的三篇定量研究为例,展示了公益慈善和社会救助研究中定量研究设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给予我们诸多启发,为同学们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撰写毕业论文时灵活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交流讨论环节,杨永政老师就大家提出的“中国社会救助的主要优势、挑战”“未来社会救助研究的重点方向有哪些”“如何提出一个适合实验研究方法的问题”等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本场讲座充分发挥了系列讲座的特色,对于公共管理学科学生的理论应用与分析、研究思维扩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文供稿/龚靖愉 责任编辑/王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