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80讲:社会理论的跨学科发展现状和展望

发布时间:2019/09/02  点击量:

2017年11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苏国勋研究员接受邀请做客“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以“社会理论的跨学科发展现状和展望”为题,与校内外师生、学者讨论了社会理论的内涵、跨学科法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当代社会理论的特征等问题。

苏国勋研究员首先介绍了社会理论的内涵及其跨学科特征。社会理论是对社会构成和变迁相关的经验研究的理论阐释,作为一种社会学的特定理论阐述方式,社会理论是以各门社会科学为基础的一种跨学科的或后学科的知识社会学。当代社会理论的跨学科特征是指研究思路的多元化,即这门学科理论的跨学科、多视角、跨文化的包容性。

苏国勋研究员以“新社会史”为例,介绍了从“传统社会史”到“新社会史”到“后社会史”的研究转向过程,从中展示了社会理论的发展。他以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学派这三大社会学中心为例,介绍了美国社会学理论的长处在于,其对社会现象作因果性说明着力颇多,使这门科学摆脱历史主义的思辨和从整体论的宏观叙事转向微观行动分析,以及对量化的技术手段和程序设计做出了许多贡献。但由于美国社会学的根基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过分依赖经验观察和归纳推理的直观性也极大地简化了对社会现象复杂性、多维性的理解,往往把理论化约为可检验的假设层次,造成了排斥宏观理论,甚至认为只有像交换论、冲突论或理性选择理论这类在“中层”领域可检验的假设才是社会学理论的成果。

苏国勋研究员回顾了社会理论的跨学科法发展的历程及现状。自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提出以来的二百多年间,实证主义经历了三次重大的裂变:第一次是以卡尔·波普为代表的以作为方法论的实证主义向后经验主义转向;第二次是以马克思·韦伯为代表的理解的转向;第三次以新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带来的批判的复活,以霍克海姆、哈贝马斯为代表。哈贝马斯的社会科学观念,把沟通视为诠释学理解、结构控制的因果性说明和批判的综合,其中体现着韦伯的“理解的社会学”有关行动论述的影响。后现代社会科学家的研究范式转向具体表现为:美国社会科学的行为科学化,德国社会学的哲学人类学化,英国社会学的文化人类学化,法意等南欧诸国社会学的历史-政治学化。

苏国勋研究员总结了当代社会理论的四个特征:从理论上摆脱了西方传统哲学关于演绎-规则体系的预设,确立了把理论视为对假设的检验即证实或证伪的观念;破除了对宏大叙事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世界真实图景的再现——的依赖;明确了与自然科学和其他各门社会科学关系是一种联盟关系;当代社会生活的瞬息万变也使社会理论的跨学科特征处在不确定性之中,包括相对主义的多元因果论、概率思想普及开来,以及社会理论思路的多元化。他认为跨学科发展是现代社会科学的趋势,其概念工具更倾向于唯名论化,其研究对象从物质实体转化为关系实体,其方法论原则从确定性转向不确定性。在该过程中,中国传统学术理念和人文精神,即知、情、意三个方面,也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复兴和发扬。

讲座的最后,苏国勋研究员就中国社会科学的特点、社会学与国学的关系、中国的思维方式等问题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整理/张艳艳  编审/邵念念】



0